众人俱皆惊慌,齐齐去看岳飞,而岳飞不慌不忙,就在座中瞥了眼身后,复又瞥了眼身侧没吭声的田师中,这才缓缓做答:“不必惊惶,乙字第四区身后是李逵部,他为人虽然精细谨慎,但大事从来果断,应该很快便会顶上去……他若不成,也有汤怀居中调度。”
众人勉强稍安,而片刻后,果然热气球上和前线都有汇报,说是前线派出部队,将金军撵了下去,而领兵反扑的,正是军中以精细闻名的统制官李逵。
众人这才平静下来。
而也就是此时,岳飞在又一次回头相顾后,忽然喊了旁边一人:“田都统!”
田师中心下一惊,直接将手中‘圣旨’扯破。
而岳飞片刻不停,只是认真相对:“田都统,金军露出了一个天大破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吓了一大跳的田师中想了一下,然后跟周围的军官、幕属一样,怔在原地……首先,青天白日的,刚刚还前线被攻破呢,哪来的破绽?
其次,你准备怎么‘试一试’?为什么又要叫我?不是说不等南北两路夹攻,不动御营右军吗?
“看身后。”岳飞没有卖任何关子。“一上午,王伯龙的大旗便已经左右逡巡了十几个来回……我每次回头接毕进送的纸条,他大旗的位置每次都不一样。”
和周围幕属一样,田师中茫茫然起身,回头相顾,然后盯着身后一直无战事的东线渐渐恍然大悟:
“他求战心切,按捺不住了?”
“你去出击,诱他来攻!他不来则罢,若真敢孤军来战,咱们就抢在金军各部就位之前,虎口拔牙,先强吃掉他!”岳飞眯起眼睛,正色下令。“整个吃掉!”
“怎么拔?怎么吃?”田师中虽然大略明白了岳飞的意思,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是足足五六千骑……便是交战不利,也能退走吧?”
“你做诱饵,我来兜底,两部背嵬军一做侧击,一做绕后!”岳飞继续冷静叙述。“就这般吃了他!要快,要狠!”
田师中沉默了一下,霍然起身,匆匆向东。
人一走,黄纵即刻提醒:“元帅,若行此险策,元城那边须看顾不提,西线南段须放些手段以防万一。”
“你有什么计略?”岳飞认真询问。
“遣一将自永济渠口反冲出去,顺河道向南突击,夺金军士气。”黄纵想了一下,认真相对。
“两部背嵬军我要用在身后东线,不能分兵……”
“河道就这么宽,不必大军,也不必骑兵。”黄纵赶紧提醒。“遣一勇将,率千余众足矣。”
“谁可当此任?”岳飞旋即追问。
“统领官王刚可当此任。”黄纵想了一下,提及一个人名。“他本是背嵬军出身,素来最敢战的……阵前恢复他统制官身份,交还他部分旧部,让他戴罪立功!”
岳飞思索不过数个呼吸时间,便当即下了决断:“可!”
“王八蛋!”
大约一刻钟之后,随着宋军忽然大举调度,光秃秃的元城城头上,高景山看了一阵,猛地脱口而出,继而变得咬牙切齿起来。“我就知道是王八蛋!!”,!
慨道。“而想要应对这些重装军队,除了以重克重外,更简单的一个方式正是要倚仗城池、营垒、工事,取他不便、取他不能持久作战、取他后勤不利。而城池、工事的作用显出来后,便要起砲,便要锁城,然后想要压制外围砲车,城池工事内最好的法子便也是起砲,以砲制砲……于是砲车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越来越简便,而城池也好营寨也罢,全都越来越厚,越来越密……就成了眼下这般样子。”
高庆裔思索一二,竟想不到反驳的话来,只能重重颔首。
“我现在忧心的其实也有两个。”言至此处,高景山也终于转到正事上来。“一个是四太子他们总攻不利,宋军为求妥当,必然会反过来全力攻城……而依着常规道理来讲,咱们城池固然厚重坚固,但城墙最矮的地方也高三丈,很难防备砲车轰击,再加上只有一重城墙,一旦哪段城墙被合力轰开,便可能直接破城。”
高庆裔看了看脚下的城墙,又回头去看身后的大名城内里,也是摇头不及:“城太大了不是好事!”
“另外一个。”高景山复又以手指向那个热气球。“就是担忧宋军还有这般突兀、新式的手段了。”
高庆裔依然摇头不止,却不是表达赞同的意思:“都统想多了,眼下的局势是,若是四太子他们不能攻破营垒,咱们挨着常规手段,也该被宋军攻进来了,这时候,宋军便是有什么出奇之法,也是人家自己锦上添花,咱们作为瓮中之人,想这么多做什么?”
高景山明显怔了一下,然后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随即,二人又聊了一阵子,大约就是在城内环挖壕沟,防止宋军地道作战;在一些明显的破绽点后方存些火药与油料,必要时以火药和油料当助燃剂阻拦缺口;当然,也否定了诸如以泼水结冰的方式修补城墙、以作防范的‘献策’,因为城墙的很多部位都已经出现了内部裂口,倒水结冰很可能适得其反,破坏城墙稳定性。
但也就是聊了几件事而已,高景山和高庆裔二人便一起停止了对城防的讨论,因为上午的阳光下,干燥的隆冬时节,之前一直没有参战的王伯龙部率先出现战场东部,并开始隔河列阵,这引起了宋军的紧张,也引得城头上的二高一起蹙眉。
“王伯龙来的太早了。”高景山冷冷出言。“他太想立功了!”
“老王八蛋!”高庆裔更是直白。
且说,宋军围绕着元城,借着两侧河道在夹地上建立了一个周七八十里的超大营垒,其中必然有无数细微破绽的,而且这些破绽早在之前三日的战斗中多少也都被金军给试探出了一些……但是大兵团作战,除了找到那些破绽加以针对性的投入兵力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得考虑一些大而化之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宋军先修的北面防线,然后是南面防线,所以南面必然不如北面。而东西两面防线修的更晚,而且只能是倚靠着河道与大堤来仓促建立,这就导致两侧防线很又难与南北两面相提并论。
然后因为元城的客观存在,又使得西侧这条十七八里的防线中南段显得更薄弱一些——没办法的,对南段宋军来说,他们身后有元城占据了这片夹地的一半,天然缺乏必要防御纵深,而且兵力、物资都得从北面核心区域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