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年轻人喜滋滋的从盒子里拿出银锭,一个个的放到面前的天平上过秤,左手噼里啪啦的在算盘上打了起来,不多时就算出了总数。
“叔儿,书没错,还多了几克。”那个叫二虎子的年轻人答道。
“嗯好。”库管点点头,招了招手示意牛车再往里一点,这样他们干活的时候就能少走一段路,能节省不少力气。
而那个年轻的商人也凑热闹似的走了过去,探头探脑的往仓库里看。
秦府的粮仓黝黑、宽阔地面是坚硬的水泥地面,上面还有一些木质的栈板,可以看得出上面应该曾经堆放了不少东西,只是现在却只剩下了这些栈板。
在更里面的地方,栈板上还有一些粮食,但看起来也不是很多了
别的粮仓什么情况不知道,至少这甲7仓就只剩下一排紧贴着墙壁的粮堆了。
“再往里面一点对,停!别动了,各自管好牲口!”
那库管大叔似乎很熟悉如何操弄牲口,不大功夫就指挥着众人将车停好固定住了。
紧接着库房内的工人们就开始将一袋袋的粮食搬到牛车上,而库管大叔则有些吃力的记着数字。
“一对、两对、三对”
这库管的技术方式颇有些传统,喜欢按“对”来查按照他的算法,一对就是两袋米。
这个算法还算比较常见的,另外“一五、二五”这种数法的也比较常见。
在面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时候,这种数法可以将相对较大的数字变成较小的数字。
例如六对就是12个,就是15个,这样一来很多日常场景的使用就会限制在10以下。
对于从未上过学,从没接受过数字计算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的算数能力不会比刚上学的小孩子强,甚至还有所不如也说不定。
“叔儿!我都跟你说多少次了,别老一对两对的,太土了!”旁边那个二虎子叫道。
“你懂个屁!我爹你爷爷就是这么数的!你敢说你爷爷土?老头不把你腿打折!”那库管不为所动,继续“七对、八对”的数。
“”
那二虎子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这种懂不懂抬辈分的真是太犯规了。
不过那二虎子也不急,等他叔点完再自己数一遍就好了,反正他叔做的也是无用功。
至于为什么是无用功这不就来了?
“三十五对,三十六对唉不对,几对来着?”
他叔数着数着就数乱了。
“99,100这些一半了,还得在来一百袋。”二虎子很快就清点完毕了。
“挨!不对,这怎么就100了?我这边才三十六对”他叔觉着不对劲。
“没错,36对就是72袋,你没数完呢我就数完了。”二虎子答道。
“不对!你这个数不对劲!”他叔还在犟,“36对怎么是72袋!?36对肯定比一百多了”
“”
秦府的粮仓要空了。
渐渐的,每个来买粮食的人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