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意抬手长施一礼,语气真挚:“多谢明大人相助。”
“不过……我另有两个问题,倒想要问一问你。”
“大人问便是。”
“既有许吴两家相助,燕王等同胜算已定,打下去,赢,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既是决定了要同行,他也不忌讳此言会长燕王威风了。这是明眼人皆看得出来的事实,故而皇上和朝廷当下才会急不择路,他才会坚持要劝许家军“回头”。
“既有此胜算在,又为何要让你一个小姑娘入京犯险?”
这是他想问的。
镇国公可是把这个唯一的孙女看得比性命还重——
若说是想将皇上的罪行昭于天下,待大势已定之后,要怎么说,还不是由胜者来决定?这真相既都埋藏了十八年了,还急于这一时吗?
“没人让我去,是我自己要去。”女孩子答道:“至于缘故,和明大人一样,既然还有其它选择,便不愿这世间多生战火。”
明效之一时怔住。
好一会儿,才又问第二个问题。
“你孤身随我进京,便不怕我将你交予皇上,拿来做人质吗?”
这个人质的分量可是重之又重。
“既选择与大人同行,便是信任大人的为人。”
明御史不置可否,话是这么说,但凡事总归要做下最坏的打算才能称得上是个周详的计划。
而下一瞬,又听女孩子接着说道:“况且,我不会给大人这个机会的。”
明御史再次怔然。
再看向这个时时刻刻脊背总是保持笔直的小姑娘,他竟觉眼眶有些发涩。
良久,才微微点头,却只答了个“好”字。
……
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明效之于两日后离开了临元城。
许明意随他坐在马车内,不必掀帘去看,也知自己离临元城、离自己的家人越来越远了。
但看向前路,她心中并无惧意。
……,!
的枣树,笑着道:“当年平洲旧宅里,也有这样一棵枣树……”
明效之循着她的视线看去:“是。”
他也记得。
“那颗枣树上的结的枣子啊,又脆又甜……一棵树挂得密密麻麻,将树枝都给坠弯了。”太后回忆着旧事,面上笑意愈浓:“定宁幼时最喜欢爬到那树上去摘枣子,她在树上摘了往下扔,你便兜起衣角在下面接着……”
明御史不禁也露出淡淡笑意。
太后又道:“我记得有一回,定宁脚下打滑从树上摔了下来,你就这么硬是接住了她,将自个儿垫在她身下,她连一块皮都没蹭着,你却摔断了一只手……之后可是养了好些日子呢。”
吴景盈在一旁有些不解。
娘娘不是劝人来了么,怎净提长公主幼时之事?
太后说着,笑着喟叹了一声:“那时我便悄悄同先皇说,隔壁明家的小公子待定宁真不错,待二人大些,若是情投意合,说不定还能结个亲家呢!”
吴景盈微微睁大了眼睛——还有这渊源?且这也是能拿来说的?
明御史也愣住了。
旋即,反应过来之后,竟是微微红了脸。
“谁知世事弄人……定宁那丫头又是个死活不开窍的。”太后感叹道:“加上后来所遇非人,就这么白白蹉跎了……”
说到此处,再看向明御史,眼神里多了几分隐晦的希冀:“不过这人活一世啊,还是要往前看的,肯往前看,便什么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