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来。”
欧阳辩想了想道:“你所说倒是有道理,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han,要想彻底扭转商贾的地位,需得下大力气,有时候矫枉过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陛下,此例不可开啊,若是开了此例,天下读书人该怎么看朝廷,大夏朝廷竟然让商人堂堂正正参与其中,天下人会因此而侧目的啊,陛下!”
苏辙激愤不已。
欧阳辩挠了挠头皮,苏辙兢兢业业,基本能够掌控大局,但有时候这股读书人的意气,也是令人头疼。
关于商人的事情,欧阳辩和苏辙、吕惠卿、章惇等人说了很多次,就是给他们讲明白道理,讲明白整个大策略,可是苏辙始终还是过不了这一关。
之前算是勉强同意了,但这一次间谍案一发,苏辙心中的警钟就开始铛铛铛的响了起来了。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事情了,苏辙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在他是在维护读书人的地位,这不是什么道理不道理,这是政见的不同了。
欧阳辩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政治,打天下与坐天下是不同的,打天下的时候,大家都能够把心往一处使,但坐天下的时候,大家就都会代表自己阶层的利益。
对于苏辙来说,他代表的是读书人,欧阳辩想要提升商人的地位,这是在伤害读书人的利益!
第678章妥协!
欧阳辩感觉到非常头疼。
读书人是大夏朝的根基,商人则是大夏朝的未来。
这也是一个改革。
欧阳辩希望的是,大力提升商人的地位,让商人成为大夏朝发展的动力,毕竟接下来工业革命的到来,主力还是得依靠商人,如果商人得不到政治地位,那可是要造反的。
资产阶级革命听说过没有。
当然啦,要等到资产阶级造反,是需要时间的,可能几十年后甚至百年后都不一定,但只要有一天商人的地位没有匹配他们的地位,就有可能会爆发。
欧阳辩很是头疼,因为他已经有些动摇了,一方面商人提升地位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但另一方面,欧阳辩其实知道自己这么做事有些急躁了,但欧阳辩已经闻到了工业革命的味道了,如果不抓紧解决这个事情,到时候文官与商贾的冲突将必不可少。
但是,似乎也可以按照苏辙所说,还是让商人的后代读书进入政坛,这样商人有上进的渠道,也不会过于反对朝廷,毕竟整个社会的确是崇尚读书人的……
欧阳辩和苏辙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暂时搁置,但苏辙面谏的事情还是传扬了出去,于是之后有许多的奏折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宫内。
奏折大多也是反对政治协商会议的事情,希望欧阳辩能够取消政治协商会议,关于提高商人地位的事情,则是被建议正常走科举之路。
这个事情对于欧阳辩来说还是第一次,欧阳辩做事情都是先整合三省以及六部长官的意见之后再来定策略,三省六部的长官同意之后来执行,基本反对意见不会太多。
而苏辙的反对就像是吹响了号角一般,让其他人也跟着反对起来,其实倒非苏辙影响力有多大,不过是有人开了头罢了。
欧阳辩意志坚定,但他也是个听得进意见的人,既然大家都反对,那么就先搁置,只不过对于商人来说,他们想要跻身进高层就得多努力个几十年了。
不过这个事情也算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大夏的官家欧阳辩是有意提高商人的的地位的,朝廷中有反对意见,但总体还是给留了上进的渠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