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阳带韩振初出去转了一圈,想给弄点这边的特产带回去,但是转了一圈也没啥合适的。
韩振初也
没啥感兴趣的,省城啥没有啊!就走的时候开口问胡惠英要一些咸菜。以前上学的时候他跟高青阳夫妻二人一个锅里面吃饭,这些咸菜什么的从来没缺过,这会儿人走了就没得吃了,他也没时间弄,就怪惦记的。
红豆腐还没做,但是家里的辣椒酱不少,还有腌渍的盐菜也有好几样,每样都给装了些。老家那边送来的山货干菜什么的也收拾了一些。
胡惠英跟他讲:“你要是喜欢呀,回头我就多弄一点,青阳要能过去就给你捎过去,不能过去了,天凉的时候就直接给你邮过去。”虽然离的远,但是跟高青阳关系好,这又认了平平安安,是正儿八经的亲戚了,一点辣酱盐菜算不了个啥。
韩振初满口应下来:“能行能行,回头不忙了,说来也就来了。下回时间宽裕了,有机会一定要到青阳老家去看看。婶子你要有机会,跟青阳或者阿茶到我那去也行。”
胡惠英满口答应:“能行能行,赶明儿你跟你对象结婚,说不得我就跟过去了。”
高青阳把人送去了火车站,一直等上了火车才回来。
回来之后就听见阿茶在讲:“青峰哥那阵来了一趟,说让下午都到他那里去吃饭。”
胡惠英道:“这么冷的天,往那边跑啥?要去的话,青阳带你爷爷婆婆和姐姐过去,我跟阿茶在家就行了,两娃在家呢!”
高青阳从屋里端了茶缸子出来:“这出了
月子应该能出门了吧?包严实一点一起过去了,好歹是青峰哥跟嫂子一点心意。”
阿茶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秀兰问:“青峰离你们这远不远?”
“不远,从巷子里出去往右拐,走不远就是公安局,再往前面一点就是他们家属院。”
“那不远就不碍事,都去都去。”
沈春兰也没弄别的,就割了点猪肉和豆腐烧上,又炒了两个素菜,烧一锅汤,焖了点杂粮干饭。
他们平时不这样吃的,一家四口都是怎么简单怎么省钱怎么来。
他们也没高青阳他们家那条件,就只能自己创造条件。厨房门口,沈春兰用藤条简单的网了几个罗筐,装了些土在里面,种了一点蒜苗什么的小菜。
那边院子里靠着院墙那里也有巴掌大一块地方种了一点白菜。
其他的是再没有别的了,都是抽时间去副食品场,啥便宜买啥。吃饭也都是杂粮多细粮烧,一半汤菜一半粮食,肚子能吃饱就是件幸福的事情,不讲究那些。
高德发两口子活了这么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进楼房,跟高明成当时来的情况差不多。上去的时候觉得体面的很激动的很,等到到了屋里看到那狭窄的空间,一下子就高兴不起来了。
几个大人再加上几个小的,直接转不过身了。
这就不说了,下面厨房一字排开,里面也不大,想像高青阳他们那样挖坑弄点柴火烤火,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
屋里清冷清冷的,哪能坐的住人。
从高青峰那回来之后李秀兰就在那叹气:“说起来是在城里,还有正式工作,吃的公家的饭,日子一样不好过,还把两个小的都带过来,大人受罪,娃儿也跟着受罪。”
高青阳道:“眼下就这条件,主要是青峰哥那阵没好好上学,文凭有限,在部队里又在后勤,也没机会升上去。有这么个工作已经算是天大的好运气了。这会儿让他再学习也没办法了,小学都没上完,工作压力又那么大,怎么学呀?往上走怪难的,只能等着月亮她们小姐妹俩长大一点,能上学了,嫂子再找点事情做,两个人都有收入就好多了。受罪倒是不至于,两口子在一块,大人孩子都在一起,有吃有喝的没饿肚子,叫啥受罪?”
李秀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气性越来越大,都是一家人,还能有隔夜仇?这吵个架,从头年记到这会儿了都还不能消气?
这要在家里,不缺吃不缺喝的,两个娃儿也不需要她从早到晚的淘神,我跟你爹但凡得空都能给搭把手,青峰一个人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连烤火的地方都没有,冬天就那么哆哆嗦嗦的冷着。说起来是楼房,就那么大点的地方。这两个小的都还小,再过几年大了要分开住了看他咋弄?来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回头你要好好劝劝,阿茶也跟春兰好好说说,一家人不说两
家话,哪有记死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