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边的生意有高青阳给操心,阿茶时不时的搭把手,顺当的很。顺当起来了高青红就给李光生写了封信寄回去。
比起她这边,家里这会儿是恼火的很,开始收麦子了,学校也放忙假了。
别看石头今年还没满十二岁,小家伙干起活来麻溜的不输大人。剃了个光头晒的乌漆嘛黑跟泥鳅似的,拿着镰刀跟他爹嘿咻嘿咻的割麦子,是能从天见亮一直熬到中午。
毛蛋小那么两三岁,但是这种忙的时候也要当个大人用,放假回来早晚都在扯猪草,还要做饭。
人才将将比灶台稍微高那么一点,拿锅铲子都还有点吃力,踩着板凳才能刚刚合适。
大忙天山里人不讲究这些,有人给煮,能煮熟,能吃饱就行。苞谷糊糊他已经会熬了,放多少水,下多少粮食,里面放多少洋芋,石头都教过他,煮这东西他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下饭菜,家里菜坛子里面好几种盐菜辣酱,怎样都可以对付。
去城里做买卖的事情李光生暂时的谁都没说,包括石头和毛蛋都不知道,两个小的问起他娘和妹妹,李光生只说是去城里舅舅家有事,过段时间就回来了。
就怕小孩子嘴巴不紧说出去传的到处都是。
直到收到高青红来的信,他的心里面这才稳当踏实下来。
但是他这稳当踏实了,俩孩子却踏实不了。
也不晓得他舅舅家到底有啥事,他娘带着妹妹一起去了这
么久了都没见回来。
石头大一点还好,毛蛋年纪不大,性格又比较内向,从小就喜欢粘着高青红,长这么大还没跟他娘这样分开过。
这么大忙的天,都在地里忙着收庄稼,高青红不在,很自然的就引起了边上人的注意。
有人就跟李光生打听:“你媳妇儿回娘家了还没回来啊,这么忙的天不回来收庄稼,在娘家蹲着干啥呢?”
李光生道::“没在这边,去城里了,她那边有点事情,办完了就回来。”
要是一天两天不在家这话说了还有人信,时间一长,家里忙的跟啥似的依旧不见人影,就没人信了。
有的人甚至偷偷在背后地里议论,说李光申他媳妇跑了。
议论的多了,甚至有人当着毛蛋的面就开始了:“哎呀,你娘进城去享福去了,咋就带着你妹妹不带你呀?是不是以后都不要你了?”
毛蛋哪晓得真假,只晓得他娘走了好多天了,听见这话就开始哭。
这些人就是吃软怕硬,这些话也就是逗逗毛蛋能行,根本就不敢在石头面前提。要敢在石头面前提,他根本不管你姓啥名啥,他该喊啥,直接摸起啥就是啥,抄家伙揍人了。
李光生忙的跟啥一样,那些人说的再有鼻子有眼的也不可能拿到他跟前来说。
但是这些话说的多了到底传到李家人耳朵里去了。
李成耀坐不住了,趁着背麦子在路上遇到就喊住他。
“老三,你媳妇咋回事?你
们俩个闹矛盾了?家里这么忙,她这个回娘家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