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打算进城,李光生就早早的开始做准备,苞谷掰了,谷子打了,地理的苕也挖了,天也渐渐的冷了。
他提前把圈里面的一头猪弄去上交了,剩下的一头精心的喂养着。家里面挖了红苕也没窖,挖烂掉的他自己吃不过来就连同从地里面捞出来的苕根弄去河里淘洗干净之后回来在锅里给煮了,再加上一点米糠,麦麸子,苞谷皮,和猪草掺在一起给猪催肥。
养猪那就是得舍得,跟养人似的,不要让它受亏才能长。
早先的时候,给猪吃的这些东西人都没得吃,所以也没多少人敢养猪。这会稍微好一点,为了一年到头能多见一点油,只能给吃好一点。
年年都是到腊月初十边上才陆陆续续开始杀年猪,今年他刚刚到腊月就准备杀了。
过去找了高明远,商量好了时间就给高青红去了一封信。
家里的地都交给老大家种了,当然是要交公粮,提留款那肯定是不能,他们得自己交。
今年毛猪上交的是六毛,价格算是比往年都高了不少,就这,一头猪也才得了几十块钱,交了提留款基本没得剩。
倒是多养了两个多月的年猪确实是对得起后面两个月吃的好的,坐了点膘。有二指多的肥膘,还结了板油。
杀猪的第二天,高明远就从公社给找了拖拉机过来,粮食,猪肉,鸡圈里面的鸡,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但凡能带走的全部装上,装了满满一拖
拉机哐当哐当的去了城里。
公社那边的车把式给高家拉了几次东西进城了,晓得从哪条路过去直接能到地方,摇摇晃晃的走了五六个小时,到了下午三四点才到地方。
拖拉机停在大街上,李光生从车上跳下去找人。
晓得他今天过来,高青红心神不宁的等了老久了,学生上课外面没人了之后就关门回来等了老半天没等到人,眼看着小学那边又要快放学了这才走。
李光生过来的时候还是胡惠英在家照看着俩小的。
天冷了,都穿上了棉裤。堂屋里面的席子还没撤,边上放了高高低低几个板凳,边上不远是阿茶从沈春兰那定做的一套凉椅。
懒散如安安,腿上有劲能抓住东西借力站起来之后也不愿意老老实实的坐在那了,扶着板凳挪步成了俩孩子最新的心头好。
哪怕还是后劲不足,站着站着一个屁股墩就坐下去了,依旧热情不减。
不需要老是抱着,听起来好像很省事了,但是胡惠英更得不错眼的看着。
能站起来,尿尿就开始教着蹲着尿了。
两个这方面倒是很乖,大概是烦死了被人扒开腿把尿,这个学的特别快,记的特别牢。但是问题也跟着就来了,记不得喊人,哪里想尿哪里尿,尿完之后还得霍霍一下。
反正小娃儿对水这个东西永远兴趣浓厚。
李光生来的时候胡惠英坐在门墩上边做针线边注意着屋里面那两个。
听见有人喊,转
脸就看见了外面又瘦了一截的李光生,手上的东西往篮子里面一丢起身就往门口走:“哎呀,可算是来了,青红回来了两趟了。”
李光生道:“拖拉机走得慢。这个巷子进不来,怕是得一点点往里面搬。”
胡惠英道:“青红没给你去信说,房子找好了,在大队那边,那边推垃圾应该能过去。”
高青红一天忙忙叨叨得,租房子这个事情还是上回他送两个娃来的时候商量了那么一下,后面还真的没通过信,寄信也得花钱啊!
“租房了?我还在想这一车乱七八糟得咋往里面弄呢。”
“租了,你等下,我把两个小的带着带你过去。”两个不好带,但是不得不出门得时候也能克服,那就背一个包一个。
李光生摆手:“不用不用,你忙你的,那我去店里面找她,直接拉那边去。”
胡惠英点头:“能行能行,你去找她,青阳阿茶回来了也去给你帮忙。”
李光生风风火火的就跑了。
石头跟毛蛋也记挂着今天他要过来,一放学挎着书口袋迫不及待的就往教室外面冲,也没去店里,直接去了他们租房子的那里。
他们过去,车上的东西都已经卸下来了。
这边一个大院子,有原来队上的供销社,有卫生所,还有大队会议室,说热闹不是多热闹,但是也不是多静。中间一个大院坝,还有一个用洋灰板砌起来的乒乓球台子。
高青红过来收拾房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