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到底是生养了自己一趟的爹娘,加上还有高德发老两口年纪也不小了,他这一走就是两年都没回去,是该回去看看。
沈春兰晓得她婆婆是个啥人,在城里这两年,辛苦是辛苦,却也是她来了高家当了媳妇之后最快活的两年。她跟高青峰两个人,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吃什么就煮什么。高青峰手里不留一分钱,都交给了她。
但是早几年在家里,她从来没敢大声说过话,跟不敢去插话。
家里人和队上的都说她性情好,腼腆。其实根本就不是,她也是个爱说爱笑的人。不过去忍着让着,凑合着罢了。
这两年出来了,高青峰没提,她也不提,不想再继续装贤惠装孝顺了。
这会儿说起回家过年的事情,她也没有拒绝。
反正高青峰过年就那么两天时间,头天回去第二天就得过来。她也不是原来的自己的事情做,也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被留在家里,倒是没啥可忌惮的了。
只不过,丑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的:“回家去,还给家里钱吗?”
高青峰想了想:“多少给一点吧,以后就逢年过节的回去了给一点,屋里毕竟没有收入。”
沈春兰应了一声,紧接着道:“我想把我跟俩孩子的户口转过来,就这么一直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土地已经分下来了,转走也没啥影响了。回去就说明年月亮要上学了,在城里上学要户口,接着这个借
口把户口转出来。留在那边干啥呢?现在还要按人头交提留款。”
高青峰想了想:“也行,不过大过年的,回去就那么一两天,不晓得能不能来得及,也要这边先准备好才行。”他在县公安局干了这么几年了,认识的人也不少了,加上自己本身就买了房子,给家属落户还是能办到的。
“还有一件事情,回去家里要是不叫我过来了你咋说?”
高青峰笑了一声:“杞人忧天了是不是?我自己的媳妇我还说了不算叫他们说了算了。娶个媳妇不是给我娶的?留在家里干啥?当牛郎织女?”
沈春兰道:“反正,他们要是有这个意思你自己看着办,我建议你不要说在城里做生意的事情。你看青红她家属就晓得不能说,我听说跟家里说的都是在城里干活,说是青阳给想办法找的活在干。要是晓得我们在城里又是上班又是做买卖,不晓得又要整出啥事情来。”
“行行行,都依你。”高青峰叹气,确实,尤其是他娘那个人,思想都不能以正常人的思想来看。
八三年这个年,高青峰他们回老家过的,高青阳倒是没回去,年底,韩振初跟赵静和结婚,他去了一趟,把李光生跟胡惠英都拖去了,平平和安安也带过去了。
一是想让李光生去那边看看,进货什么的以后都交到他手里,高青阳这边就可以不管了。
二是想让胡惠英去转转,辛苦了一辈子
,有条件能去更远大的地方看看那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三是想带平平跟安安过去一趟。韩振初一年到头不时的寄东西给俩小的,这种他一生一回的大日子,俩孩子该过去了。
当时韩振初说要认干亲,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后来两孩子办满月酒,过来的时候郑重其事的是真的把这个事当了事的。
他能理解韩振初,当初家逢巨变,如今孑然一身。一个人久了,其实内心里最渴望亲情,希望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阿茶去不了,他能去,去的人越多韩振初心里会越高兴。
虽然远,但是三个大人照看俩孩子也还好。
这回跟往回不一样,以前去就是公事公办来去匆匆。
这回去耽搁的时间就长了,韩振初这么多年跟他哥哥一直没有和解,结婚这种大事也没有通知人家,等于在安南这个家里,就他一个人。以前关系好的几个同学都各有各的事,高青阳是老同学兼合伙人又是干亲,过去少不得要帮忙操心跑腿。
反正一过去工作上的事是暂时没法弄,等把新人迎进门,高青阳这才松了口气,带着李光生和胡惠英在省城各处转了转。
也没有住招待所,这种天气招待所里面也冷的很。大人就不说了,还有俩个小的,要整病了,出门在外能把人折腾死。
还是住他们原来那小阁楼上。
卢老太太精神气儿还不错,但是人已经没有早先那么清醒了,糊
里糊涂的好忘事,跟胡惠英倒是有话讲的很,再加上平平和安安,院子里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