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帝一次在早朝之时斥责了宁王爷陆璟郯、东宫有了纳妾的意思、太后娘娘玉体愈发不好等事。
实则这些他也能从属下口中得知,但元蓁还是想写。
四月底时,元蓁再一次收到家书,楚巽在信上提及安腾已启程回京,而他,则快马加鞭赶去了秘密之地,督看火药的研制。
这也意味着,他的归期也不远了。
她心底高兴,葡觅向她禀报什么事时便没留神随口应了,待反应过来忙阻了正要退下的葡觅,道:“方才你说了何事?”
朱明、朱辉跟着楚巽出京,葡觅便每日都进府陪伴照顾元蓁。
“宁小伯爷来访,道是有事请教少夫人。”葡觅笑着又禀了一次。
元蓁微微颔首,将家书收好,这才扶着青湖的手道:“扶我出去吧。”
宁辞戍没事不会来找她。
到得前厅,她甫踏入屋里,宁辞戍便看了过去,瞧见她走动迟缓的模样,不禁担心,搁在膝上的手指微动,想亲自扶了她就座,又生生忍住了,因为不能,亦不合适。
“如此,生产之时可会有危险?”
都说女子生产相当于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她身子骨那般纤瘦,可经受得住?
元蓁在青湖的搀扶下落座,这才笑道:“御医道是一切都好,也听了医嘱每日里尽量多动,稳婆、御医、外头请的女大夫都已安排妥当,余下的也只能听天命。”
楚巽、长公主、顾氏也都很担心,但再是担心,他们也唯有尽人事,却做不了别的。
她自是希望生产顺利,如今担心那么多也没甚用处,想得多了心里会害怕,还不如不想。
宁辞戍想了下,道:“听说危难时刻人参能保命,我那儿有一株百年人参,待会我便让人送过来。”
百年人参!
这多么难得!别的府上要是有一株百年人参,都要作为了传家宝,不到当真要命的时候定然不会轻易动用。
他却随口就说要送予她。
元蓁哪能收他这般珍贵的礼,婉拒道:“百年人参难得,怎可轻易送人?先前宫中亦赏赐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