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你莫要烦心这些事,如今娘娘已经做了贵妃,再等宝玉长大些,中了试,这家业自然就会兴旺起来。”
“哼,宝玉,唉,老太太那么宠他,太太那么惯他,十岁的人了,还在跟姐姐妹妹们一起玩耍。宗学都是去两天,歇三天,读的什么书?看看人家林姑父收的好侄子,且不说明年开春就要下场应试中状元了,单单现在就管着锦衣卫番子,将一个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番子整治的服服帖帖的,那才叫爷们!”
“二奶奶,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想跟人家做生意,自然要把人家的底细打听清楚。谁不知道他手下有三大商社,什么南极鹅、果子狸和秒秒东,都是金山银海的产业。”
“南极鹅、果子狸和秒秒东,这商社名字起得怪怪的。”
“名字虽然怪,可是产业多啊,你们那西洋琉璃宝珠,人家随手就是五百颗,还有那一系列的西洋玩意,谁能比得过,这不是金山银海吗?”
“二奶奶,难怪陈公子能给皇帝送这么多银子?”
“是啊,所以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跟陈昭的生意搭上关系,一起做生意。正巧了,今日听太太提起我在金陵的薛姨妈,她有位女儿叫薛宝钗,正好十三岁。”
“二奶奶,你的意思是保这桩媒?”
“宝钗表妹总得叫我一声表姐,叫太太一声姨妈。保了这桩媒,我跟陈昭成了亲戚,荣国府跟陈家也成了亲戚,不用拐着弯通过林家找关系。想必老太太也该满意了。
“那湘云呢?”平儿有些不忍地问道。
“她,”凤姐双手绞着一根手帕,过了一会恨恨地说道:“只能怪自己命苦了。”
……
却说陈昭这日离开军训场所,回到府里,孙晓东便走上前来,递过来一张帖子。
“大人,有人送来份帖子。”
陈昭打开一看,眉头微微皱起。
原来是齐国公府的当家人陈润文、修国公府的当家人侯孝康联名发的帖子,说是要在松鹤楼设宴,邀请即将参加明年下场应试的士林文人,开一个文会,权帮诸位“前同窗”扬名,希望陈昭能够赏脸参加。
原来这个陈润文,侯孝康两家虽是国公府邸,却也早就弃武从文,家里的子侄辈也出过一两个举人进士,和文人墨客走的很近,所以时常召开文会,帮他们派系的文人扬名。
当然,陈昭
cente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