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滢笑了笑,解释道:“你的思路是对的,但辛温之物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倘若能取其辛,去其温,就可以用。为了实现这点,我加入了黄芩3g,一方面有清热之效,一方面它的寒性能克制祛除苏叶的温。”
“而且苏叶有驱浊和消凝散结的效果,能缓解患儿的肺炎,其辛又能发散驱风,不仅
不会削弱银翘散的效果,还能相得益彰,为什么不用呢?”
沈燕玉瞬时语塞。
鹿滢见她一脸被打击到的样子,安慰道:“我没有否定你方子的意思,只是说如果你在配伍上还能再周全些,会更好。毕竟病人风热久羁,表气郁闭,一服药能解表,就不用等到第二服。你只守原方,不算错了,但效果就不会那么强。”
沈燕玉迟疑了片刻,“所以你加僵蚕和牛蒡根一起使用,也是为了辛以散风?”
“是呀,沈医生果然聪明,一点即通!”
沈燕玉气了个倒仰,她需要你鹿滢的点拨?
不过从方才的情形来看,鹿滢语气始终温和,的确像是在点拨她。
沈燕玉僵着脖子不肯低头,“听你这意思,只要用你的方子,患儿今天就能解表?”
鹿滢笑意从容:“自然。”
“那好,那我今天就守在这里,看他是不是能解表。如果不能,你就是吹牛皮,说大话!你就得承认是你输了!”
沈燕玉信誓旦旦地盯着鹿滢。
“可以。”
儿科主任拿起鹿滢的方子,“我也同意使用鹿医生的方子,你们在这儿等会儿,我这就去盯着药房煎药,煎药之后马上送给患儿服用。”
带队老师点了点头。
众人都忍不住交头接耳,讨论鹿滢和沈燕玉的方子哪个好,有支持鹿滢的,也有支持沈燕玉的。主要是鹿滢说患儿今天就能解表,让他们感觉不太可靠。
见效这么快,那不
就真应了古中医的那句话:效若桴鼓,立起沉疴?!
可那是中医最辉煌时候的效果,中药材不如从前久已,真正的中医也越来越少,如今谁还敢说这种话?
但鹿滢却敢。
药很快就熬好了,众人亲眼看着患儿服了下去。
没过多久,大约也就二十来分钟,他身上就出了微汗,护士过了一会来测体温。
患者的体温果然下降了,但还是咳嗽。
沈燕玉的脸色很是难看,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方子,一服下去不可能会有这个效果,至少要用到两三服才能退热。
之前在津市,她也这样给患儿退过热,还以为自己方子的疗效很快了,没先到和鹿滢一比,她还是疗效慢的!
等了片刻,鹿滢请沈燕玉给患儿去做二诊。
沈燕玉惊讶地发现,患儿原先舌质微红,现在已经转为灰色,脉象也转为沉数。
儿科主任还请鹿滢开方,她便在之前的基础上去掉银花和豆豉,煎好后给患儿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