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个说那些就算了,菁菁你就莫洗我脑壳了。”杨妙华摆摆手,玩笑几句,看林大娘坐下了,才把自己的来意一五一十说了。
孙菁菁也没走,听着她说的也是又点头又皱眉的,倒是比以前稳重了,没有急着插话,而是等着亲妈开口。
“这个……我觉得还是件好事儿。能卖出去,就总比卖不出去的好。”
“是啊,但也要能出去啊,我们这山里,这山路实在是有点太……”杨妙华又想起那句话来了,要致富先修路,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林大娘道:“那价格能不能再提一点呢?”
杨妙华摇摇头,说了省城厂子的报价:“人家要的量也不少,批发价给这么高其实已经可以了,再涨价的话,估计人家不如发别的福利了。”
毕竟灰包蛋又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特别好的东西。现在图的就是个新奇而已。
林大娘又问:“那他们给供销社的
价呢?”
这属于比较隐秘的话题了,要不是杨妙华上次揽过一次生意,就连她都不知道,这会儿也小声告诉了林大娘,因为她清楚孙家是怎样的人,张桂花又不在这里,现场是没人会出去乱说的。虽然吧,在这个年代,说了其实也没什么。
林大娘听了价格,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那省城那边的报价确实可以了。”这也就意味着很难再有涨幅空间。而对交通成本来说又远远不够,至少不是现在的灰包蛋合作社承受得起的。
“那县里供销社灰包蛋咋个卖的你晓得不?”
这个杨妙华还真知道,所以她其实也想说供销社这个二道贩子才最赚钱,不过也是没办法,人家那是零售了,零售和批发能一个价吗?
其实林淑云当然也是知道的,说到这里也就是提起来比较一下。
然后大家就都有些沉默,这事情确实是有些无解。
这时候孙菁菁开口了:“那个,其实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把这个事包给供销社去做?”
“啊?”
“你想啊,山路虽然难走,但供销社是不是也要经常来回运货?哪怕一个月就一两次呢,人家的经验和工具也是最好的。再说他们本来也在收灰包蛋送进县城去卖,现在对他们而言,无非就是扩大了运输量而已,尽管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是肯定也算是驾轻就熟,而且销路都找好了,他们就是运输一下,中途倒个手而已,就
能赚这些差价……”
杨妙华听着听着眼睛就亮了起来。
对啊,之前她怎么就没想到呢?不,不是想不到,是根本就没往这上头去想,甚至还把供销社当竞争对手了,其实有啥好竞争的啊?这年头哪个私人能跟供销社竞争的?她之前可真是钻牛角尖了。
“这个也不是不行,但还是要看供销社怎么想,就怕遇到怕麻烦的领导。”林大娘不算赞成也没批评,说的算比较客观,“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遇到这种人的话,怕是就有点麻烦。”
“那还是可以试一下嘛。”杨妙华却没有那么消极,废话,最难的开头都走过了,还怕这些?比起去争取,还是不争取就失败更让人觉得难堪吧!
三个人又一起商量了一些细节的东西,三个臭皮匠能不能赛过诸葛亮不好说,但肯定比杨妙华一个人瞎想管用——其实这说出去别人也要觉得好笑的,毕竟说穿了,灰包蛋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扩大销路那都是河口公社的事情,办不办得好都跟他们没关系,她们这纯属热心社员助人为乐,关键都还不一定能成。
但杨妙华却觉得自己又得到了一条新思路,跟打了鸡血似的,回去就赶紧忙活上了。这能谈拢当然就得赶紧谈啊,过年福利这一波得赶上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