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彬冷笑一声,转头就拍拍手,比罗小梅还积极大声的招呼人过来:“别看热闹了,我要告这一家子教唆孩子殴打知青,见我上门还要讹诈我。谁去给我把队长叫来我给谁两毛,叫来大队长五毛,叫来公社干部一块!”
这声音太大,围观众人哗然。
“什么情况?”
“真的假的?”
“咋了咋了?”
交头接耳,还有完全没搞清楚情况的,倒也有人听清了后头的,那是饭碗一放,飞毛腿就冲出去了。
“你、你想干什么?”
这发展是完全出乎罗小梅乃至方良家人意料的,最先醒过神来的还是方良。
他终于不能再端坐上把位显示他一家之主的绝对地位,而是仿佛火烧屁股般跳了起来。
“年轻人,你嫑乱来哈!”
“我告诉你,就算你是知青,敢耍流氓,你也跑不了的!别以为你有点钱就了不起!”
这种威胁于书彬根本无关痛痒,除非这家人能杀了他,否则这事儿他就非得闹大了,这辈子没受过这种气!可这
些人有那个胆子吗?就算真敢下手,做得到吗?话又说回来,真以为把他流放这里就没人管了吗?他那些钱啊票的怎么来的?他自己也不是站在这里任人宰割的。
而且,他其实也是有点迁怒了,如果不是他在这里,换了个别的普通知青,遇到这种事儿是不是就只能认了?男知青被碰瓷,女知青被侵害,之后就被捆绑在一起无法挣脱,这简直是太可悲也太令人愤怒了!
可能一般人不会知道这些事情,但他却是有所听闻的,而且他还深知一个道理,能闹出来的也是极少的个例,这代表知青下乡的这些年里,类似事情肯定还有不少。连他都知道的,家里会随便选个地方放他来么?
惩罚而已,又不是真要他的命!
故而于书彬是极有底气的,只冷笑:“还说自己不是讹诈,真当自己是什么天上的仙女儿,什么话都赶往自己身上贴,也是够不要脸的。”
“我说小的怎么就不学好,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的为老不尊,竟然还真好叫儿媳妇出来讹诈,当我是年轻人抹不开面子好摆弄吗?我还就不受这个气!”
“今儿这事儿不说明白了,我不只闹到公社去,我还要闹到县城去,我要去革委会问清楚,我们知青下乡到底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还是给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讹诈的!”
“想欺生,还想以多欺少,不如试试我们到底谁的拳头厉害
!”
其实不只方良就是围观的大部分人都是跟他一个想法,罗小梅这么乱嚷嚷是不对,但她当妈的也就是太护孩子了,也没闹出什么事儿来,这个于知青还这么大闹特闹上纲上线实在是有些讨厌。
当然,其中不乏本地人抱团以及向着本家人的意思。
就是队长杨东林被叫来之后,其实一开始也是想把这事儿糊弄着摁下去的。这不只是抱团,更是屁股决定脑袋——谁也不想自己管的地方闹出这些麻烦事儿不是?
然而于书彬的态度很坚决,他不接受任何和稀泥,把前后都掰扯明白了,当然,他也是绝口不提赵兰珍的,只说自己被这群孩子针对欺负,开口闭口就是“这次是扔泥巴,下次说不定就是石头了”、“小孩不懂事必然是大人挑唆的”,然后又说到罗小梅对他的污蔑和讹诈,“这就是欺负针对外来知青”、“分明就是赤果果的讹诈”,更说是对他人格尊严的侮辱,给他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因而,他要求这家人给他道歉,并且要赔偿他的衣服损失。
杨东林按不住他,就只能去按方良家的,总之这事儿就必得有人退一步。既然于书彬不愿意退步,那就只能是方良家的,谁让说下来这事儿本来就是他们不占理。
罗小梅还在那里嚷嚷着什么孩子玩闹不是欺负知青,只让杨东林十分恼火。
便是村人之间孩子打闹,有互相惹到弄
到的,别人家长上门理论,你这边有错在先的家长不说赔礼道歉,也得教训孩子意思意思一下。更别说这还是打了知青,可算得上是招惹到了真佛,你不说好言好语解释,你还又护犊子又扯那有的没的,不就是送上脸去给人打的吗?
杨东林勒令之下,又还有说要到公社去的,罗小梅到底是不敢继续叫嚣。
不过,低头道歉是勉强可以的,但赔偿衣服,这却万万不能答应。
脸可以不要,但钱是真重要啊!
“那又不是我们娃娃两个弄得,还有那么多家的娃娃,凭啥就找我们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