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心的是教课的人知识水平怎么样。
姜半夏点了点头:“就是他,他家里几代都是读书人,底子可好了。我跟他说好每周二四六下午学习,他那里有现成的书。”
“好好好!”姜老爷子彻底放了心,整个人红光满面,“那每周二四六就多弄点菜,尽量弄好点,务必要把小沈知青招待好。”
一家人乐乐呵呵吃完饭,姜半夏就趁奶奶和堂姐在厨房洗碗,进了卧室关上门,钻进仓库把止痛药扒拉出来,磨成粉用爷爷的包药纸包成三份。
“爸,我去一趟知青宿舍找皎月。”姜半夏打了声招呼,打算速去速回。
她一路快走到宿舍,陈皎月刚好吃过晚饭,就着热水服用了一包止痛药,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她感觉至少能站直了。
“我们出去散散步吧,我送你回去再走回来。”陈皎月不想一直闷在宿舍,她闲不住。
姜半夏知道止痛药见效快,点了点头,没有拒绝。“走吧,正好吹吹风散散热。”
两人手挽手走在小路上,一路聊着身边的事,嘻嘻哈哈不停。走着走着,路边一群接一群的村民经过,都在朝村口处跑。
有人一路跑还一路嚷嚷,语气十分兴奋。“快点快点,去晚了就看不见啦!”
“这是怎么了?”陈皎月好奇地四处张望,连肚子的不舒服也忘了。“走走走,我们也看看去!”
第41章村口大戏开锣
每当晚饭过后,夕阳将要落下时,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永远是村口的老树下。
不管是村民们三五聚成堆说闲话,还是要开大会通知要紧事,大家都默契十足地选择这片空旷的小坝子。
年复一年,大家就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不论东家西家扯皮打架、远亲近邻撕破脸皮、男女老少哭诉冤屈,都会趁着人多故意在村口闹出来,好让大家伙都看看热闹,评评公道。
就连来到这里不久的知青们都知道这一点,是以,当看到人群脚步匆匆、满脸兴奋地往村口聚集,陈皎月就知道这是有人闹事了。
“皎月,慢点跑,你肚子不痛啦?”姜半夏被陈皎月拉着往前冲,看到她眼睛发亮的样子,心下一阵好笑,这哪里像是下午还虚弱苍白的人,看来特效止痛药起的作用真不小。
陈皎月满脸兴奋笑容藏都藏不住,毫不影响一颗红亮的八卦心,她嘿嘿笑着往前跑,冲姜半夏眨了眨眼。“还有一点点痛,不过不影响,我们走快点,去晚了就占不到好位置了!”
姜半夏扑哧一下笑出声音,看来人们热闹八卦的心,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火热的。见村民越来越多,就连男女知青们都跟着跑来了,她对村口的热闹也生出了几分好奇。
“噫,沈雁西和方大诚都来了!”陈皎月跑着跑着,余光看到另一条小路上跑来的人,惊讶不已。
“看来全村都知道村口发生大事了。”姜半夏惊讶之余,心觉有些古怪。就算村里传闲话的速度再快,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自然召来这么多人,除非有人故意去散播消息,故意让大家去看。
想到此,姜半夏的脚步跟着加快,不一会儿,她们就和沈雁西、方大诚在路口汇合,匆匆打了个招呼就一起向前跑去。
村口的老树下,一站一跪着的两道瘦削身影,成为了围观者的焦点。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不可思议的惊呼声,所有人都只远远围着大树,始终保持着十米以上距离,没有人敢上前半步,很快就形成了一道大大的半圆形包围圈。
“老天爷,今天可算是开眼了!衣服都不穿就拖出来了,啧啧啧。。。。。。”
“我的娘诶,这就算活下来了,以后还做不做人了?”
“老李家的人来没来啊?再不来,怕是真见不着最后一面了!”
“真是作死啊,该不会出人命吧,真要出大事了全村都要跟着倒霉,有人去叫大队长了吗?”
“去了去了!现在肯定都在路上了!”
。。。。。。
姜半夏赶到的时候,村口早就挤满了人,她和陈皎月的个头都不算高,只能听到人们窸窸窣窣的含糊议论,看不清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和陈皎月一起跳起来看,跳了好几次,还是只看清树下好像有两个人,看不清是谁、也看不清在做什么。
“刘大爷,到底怎么了?树下面到底是谁啊,大家怎么都围在这儿不过去?”姜半夏看到刘副队长的老爹在前面,赶紧上前问了问。
刘大爷见是她,脸色尴尬地摆摆手:“哎哟,小女娃回家去,别看这些热闹!”
姜半夏见他说完就往前挤,好像生怕被她拉住细问,反而更好奇了。“皎月,走,我们往前挤!”
她说完看到沈雁西和方大诚就在旁边,对两人招了招手。“走啊,一起。”
沈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