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他这辈子要是有幸能一直赖在姜家不走就好了。当然,他绝对不是冲着人家的柴火鸡!
“朱奶奶!我要给您当孙女!”陈皎月夸张地从背后抱住朱琴音,听到奶奶开心又慈和的笑声,心里一阵酸一阵甜。她特别喜欢姜家人,每一个都那么温暖,每次跟他们呆在一起,都会让她思念自己的家人。
“哎哟,皎月撒娇了,奶奶先给你吃一块!”朱琴音被她逗得直乐,夹起两块鸡ròu,一块给了自家孙女,一块给了陈皎月。
方大诚看得眼馋,又豁不出去脸面学陈皎月撒娇,只能搓手卖乖:“奶奶,我来端菜!”
“你也是好孩子!”朱琴音开心极了,这些孩子一个赛一个可爱,她又夹了一块放碗里,递给了方大诚。转眼看到沈雁西在一边默默拿碗筷,一点不撒娇,朱琴音又是一阵喜欢。
“小沈知青,你也来吃一块,小孩子就是要开开心心偷尝灶上的东西!”
沈雁西拿着碗筷的手一顿,心中淌过阵阵暖流,感动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早就不把自己当成孩子,外公外婆和爷爷也从不把他当普通小孩看待,这样的话,他有生以来还是头一回听见。
原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被人当孩子哄,可是,这种感觉为什么这么好?他想了想,如果是别人家的长辈,他还是会毫无感觉,所以,还得是姜家人把他当小孩,他才开心。
“谢谢奶奶。”沈雁西不打算客气,长者赐不敢辞,他端着碗,把这块带着亲情温度的柴火鸡吃得干干净净!
泛着亮油光的锅中,咕噜噜煮着鸡块、土豆和豆角,朱琴音老早就炖上了,是以浓郁微粘的汤汁儿已经浸入了ròu和菜里。
玉米面饼一直在锅边贴着,靠夹杂着浓郁香味的热气闷熟,起锅时,贴着锅子的一面焦黄干脆,被热气浸着的一边绵软有弹性。
整只鸡连带着配菜和汤装了一大盆,除了这道硬菜,朱琴音还用自家熬的猪油,去经常交换东西的人家里换了一大碗小鱼。刺多的鱼不好烧来吃,她就把小鱼一起裹上鸡蛋液,炸得又酥又脆。
再有一道白菜炒酸菜开胃,一道素炒白萝卜丝,一桌丰盛的晚餐就摆上了桌。
一家人和三个小知青热热闹闹入了座,正要动筷子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紧接着就是姜连翘焦急却带着喜悦的声音。
第103章看笑话的“报应”
咚咚咚!
“爷爷奶奶,二叔!半夏!”
姜连翘一口气喊完,想起还少了一个姜南星,又才接着喊了一声。
“南星!是我,开门呀!”
坐在树下挨门最近的姜半夏,赶紧撂下碗筷起身,朝着大门口小跑过去。新换的木门结实可靠,是十里八乡出名的木匠做的活,要不是有洪燕赔的钱,他们家还舍不得买呢。
打开门闩,姜半夏一拉门就看到了大姐脸上的笑容。
“姐,成了?”
“嗯!”
姐妹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姜连翘走进去,看到有知青在家里,自然不好提自己婚姻家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只好压着喜悦走过去,难得地忘了羞涩主动开起了玩笑。
“哎呀,吃这么好,看来我选着饭点儿来是来对了!”
朱琴音看到孙女的笑模样,心里一松,亲自去盘了一根小板凳给她。“快坐下吃饭,给你妹妹接风洗尘呢!”
“我都听说了,夏夏,你可真厉害,我回来的路上经过镇上最热闹的街,人都问我你定没定亲事呢!”
姜连翘与有荣焉,骄傲得不行。她本身是很传统的人,否则也不会困在那样的婚姻中无法自拔,是以在她看来,有许多人询问亲事就是姑娘很好的意思,不过她也知道妹妹不是普通孩子,她才不会给人放话。
“给我高兴的呀!不过,我一律回答,我们家夏夏志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目前没那意思。反正咱也不把话说死,确实是目前没那意思嘛。”
“嘿嘿,还是姐懂我!”
姜半夏对连翘姐很是放心,她的家人和自己选择的朋友,顶多会因为时代局限导致思想局限,但其实只要把道理掰扯明白了,他们是很容易接收进步新思想的人。
就拿爷爷给她定的娃娃亲来说,这要是换了别人家的女娃,指不定连面都不让见就给嫁出去了。村里的人家为了几头牛羊几只猪,或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把女娃“赔”出去换物件换钱的多了去了。
姐妹俩的对话传进沈雁西耳中,惊得他右手一抖,土豆块都差点掉了。姜半夏的好还是让人给发现了吗?这比赛未免太声势浩大,怎么闹得人人都知道姜半夏是个好姑娘了。
要是有人跟他抢姜半夏,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淡定又不失风度地化解麻烦?要是对方紧追着姜半夏不放,他可以出手打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