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老妇人想进店里理个发,但被店家拒之门外。最开始只是口头争论,没曾想出现了店家推搡的动作。
陶书记自然是不能忍,当即冲上前将店家和老妇人给隔开了。
“我说你个小伙子咋回事儿?有生意来都不做?”
“大爷,这事怪不得我呀。脏乱也就算了,大不了我再收拾,可您自个儿问问这老太太,她连两块钱都拿不出来让我怎么剪?要是每天都来个像她这样的客人,我这店还怎么开下去?”
站在旁侧的顾涵秋也打量了老妇人一番,近三十度佝偻的脊背,要是一个人自己清洗,应该是不那么容易。而且从她的穿着上来看,估摸着是真拿不出两块理发钱。
而陶书记在听说了这个原因后,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纸币,从里边抽了张两元纸币。
“喏,这两块钱你拿着,现在可以给她理了不?”
虽说店家对老妇人的模样很是嫌弃,但毕竟是有收益的回报,他也就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表情答应了下来。
这段突发的小插曲,很快便过去了。
顾涵秋三人也没有耽搁多久,在为老妇人付了钱后,便继续往刘书记家里赶去。
而她们所带来的东西,自然也是让刘书记好一通数落。
“都说了叫你们不要带东西,不要买,你们咋就是不听呐。岩成同志,你怎么不拦着些?”
陶书记自然是很无辜的摊了摊手,为自己辩解道:“刘书记,这可真怪不得我呀。她们俩啥性子你还不晓得哇,就我一个老头子,能拦得住她们给您买东西嘛。”
他这么一说,似乎也合理,刘书记也将视线转移到了顾涵秋那里。不过没等他开口,顾涵秋就直接拎起东西从院子走进了客厅。
第152章商谈扩展
进到刘书记家的堂屋里,几人在早已准备好的竹椅上坐了下来。
刘书记的老伴儿端茶来水,摆到茶几上时,还和顾涵秋她们开了句玩笑:“昨天下午啊,老刘和我说老陶要来做客,非拉着我到乡上买了这金银花和蜂蜜。哎,我当时还奇怪,老陶什么时候喜欢喝这玩意儿了,没想到,是泡给你们喝的呀。”
她摇头尴尬地笑了笑:“刘书记,张阿姨,让你们费心了,其实我和芳芳随便喝一些茶水就可以的。”
“哎,你们难得来一趟,我总要尽一下地主之谊的嘛。”对于顾涵秋的客套话,刘书记似乎并不肯认同。
随后,刘书记便起身走到里边的房间去,他出来时,手里拿了叠纸。
“我这里呢,有一份老张同志前些天派人送来的通告复印件。涵秋啊,你和芳芳一道看看。”
顾涵秋没有多想,伸手拿起了那份通告,和王芳凑到一块翻看。刘书记也没有催促的意思,转而和陶书记一块点了烟,唠起家常。
作为两个共事多年的基层领导干部,虽说是有上下级的关系之分,但彼此的工作态度,生活作风都是让彼此认同的重要原因。除了工作上的交集,两人之间的私交也很不错,若不是现在年纪大了,刘书记的身子没有以前好了,否则两人非得天天见面不可。
至于刘书记给她们的通告复印件,里面的内容,则是上个月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的,一场关于招商引资的会议。两大项中分了七小项,其中提到的第四项,便是对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公司,在扩展业务及资金周转上给予政策扶持。
“刘书记!”顾涵秋应该是明白了其中的用意,但没有说透,她将页面翻在了第四项的当地企业扶持后,便放在了茶几上。
掐灭了烟,刘书记扶了扶老花镜,身子向后一仰笑道:“虽说现在我已经不在工作岗位上了,但老张同志有时候也会和我讨论些政策的落实研究。”
“刘书记可真是太难了,都已经退下来了还操心这些。”她掩口而笑,但并没有讽刺意味。
“唉!这些年发展的快了,不光是你们做实业的,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好了,手里头也有宽裕的钱。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不光是让你们的企业越办越大,也能让人民在生活上的物资所求得到满足。其实啊,我一直在想,假如我能年轻个二十岁该多好哇,这样我就能在国家的时代建设里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了。”
“您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刘书记。”旁侧的陶书记适时说了句宽慰,不过却让刘书记摆手回绝了这份善意。
王芳也同样点头附和,肯定刘书记在职时做的贡献:“刘书记,您就不要想那些了。不管怎么样,咱们乡能有今天的发展您可是有大功劳的呀。别的不说,就咱们村到乡上的乡道,不就是您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