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嘲讽邱萍,就是在嘲讽他,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些改变,让那些人改变一下态度。
他要让所有人都羡慕邱萍,嫉妒邱萍!
第103章见死不救的小白脸知青渣男(3)
贺庭州做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先名利双收一波。
虽然他可以依靠空间里的物资挣大钱,但是这个行为只能闷声发大财,不符合他的预期。
投稿发表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就不一样了。
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虽然不吃香,但是上报纸在这十里八乡还是能造成轰动的。
最起码他能成为这一片儿的名人。
这种名声不是靠容貌获得的,是实打实的好名声,能够获得尊敬和话语权的。
所以贺庭州调查了一番这个年代的各种报纸之后,选择了一个全国发行的报纸,一个全省发行的,他一共投了三篇不同风格的文章。
第一篇名为《知青下乡指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知青下乡应该带什么东西,做好什么准备工作,到了地方之后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更好的融入乡下的生活,遇到困难要如何寻求帮助……
最后是如果在乡下要结婚的话,一定要想清楚,万一将来能回城了,会不会后悔。
如果一定要在乡下结婚,那就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请务必领结婚证,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底线!
虽然现在几乎每家有适龄孩子的人都知道下乡要做什么准备工作,但是还真没有人做出这样详细的总结归纳,所以贺庭州对这篇文章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篇他直接投到了全国发行的公民报了。
第二篇他写的是一个知青下乡后的所见所闻,主要描述了邱家村的情况,还有一些邱家村的有意思的人和事情。
文章的结尾是欢迎大家到邱家村来游玩。
邱家村确实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改革开放以后搞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贺庭州很看好这里,所以不自觉就想写这里,算是提前布局了。
反正邱家人多,谁来搞都行,他当个股东什么的,又能躺赢了。
这篇他投给了省城发行的平川日报,第三篇也是。
这篇文章依然用的是知青的视角写的文章,但是这次的主要内容不再是他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是一些学习知识。
现在很多的知识分子都下放了,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很不好。
贺庭州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想来想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