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河边,村落附近,时常会有拖家带口的人在高处求救。
数日过去,水位已经逐渐退散,百姓面黄肌瘦的上船,第一件事情便是用清水洗手洗脸,随后才能吃上一个馕饼。
倒不是朱高煜没钱,苛待百姓。
而是百姓在大水当中虽然幸存,身体机能下降,不能一次吃太多,也要消毒,注意安全。
大明没有太多酒精,但至少可以用肥皂以及干净的水洗手。
这就够了。
朱高煜也在船上,相对于岸边,这里很安全。
“下船,上岸。”
朱高煜吩咐,身边的人却是一脸苦相。
虽然现在朱高煜是皇帝,可还有太上皇,太太上皇,以及太后。
朱高煜北上赈灾无人阻止,朱元璋更是大笑着说就该这样。
但该有的担心,还是有的。
“陛下,这次出来前说好的。”
刘旭苦苦相劝:“这一次受灾的三个府,十八个县,您要是一个接一个的去看
,不知道要多久。”
“那正好,你想天天早起去朝会?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花点心思,多做点事。水泥调集的怎么样了?”
刘旭不敢贬低朝会,只能转移话题道:“回禀陛下,水泥已经调集完毕,只要等大水退却,就能立刻开始清理淤泥,修筑堤坝,修缮河道。”
朱高煜点了点头:“具体受灾百姓统计的如何了?”
“统计不出来,但三个府十八个县,受灾百姓接近三十万。这还是许多县都在淮北,大部分村落并未被洪灾影响。”
淮西地理位置,不是行政单位。许多县,府都在淮河两岸,甚至山区。淮河两岸也并非全部都是平原,也有丘陵。
十八个县看似受灾严重,但也只有半数人受到影响。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你的数据是按照人口推算的?”
“回禀陛下,是户部送来的数字。”
刘旭直接甩锅,让户部背锅。
自己一个工部尚书,哪里知道受灾地区有多少人啊。
“行,那就上岸。”
朱高煜还是选择上岸,在船上很安全,不会出现疫病,更不会出现饿殍遍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