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时,各地的势力也开始纷纷活跃起来,由于这次锦衣卫事先得到了消息,所以准备倒是十分充足,秦梁带着三万兵马从金陵出发,别小看这三万人马,这可是全国最精锐的士兵。
这也导致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次朝廷会派出这样的人马,要知道,这些人马可一直都是守护皇城的,这次只不过是对付鞑靼和桑国,派出这样的人马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
除了这三万人马,在燕京的燕王也收到的消息,他会前往大同指挥,这次战事的指挥权在他手里,但是燕王是没有兵将的,他只有府兵四千人,这也已经是在朝廷允许下最多的人马了,所以这次他就带了亲信四百人前往大同。
虽然没有自己的兵马,作为总指挥的他却能指挥北方所有的兵马,兵符,锦衣卫已经送到了他手上,光大同这一座城市就有兵将八万,加上宣府,鸡鸣驿等重要关卡,总共能指挥的兵马将近三十万。
当然单看数量,那是足以碾压桑国和鞑靼的,但是他们的防线很长,平均下来,比起他们还是少了不少,好在只是守城的话却也足够了。
全军一动,补给自然得跟上,除了盐帮运输大量官盐以外,其他各个商行都接到朝廷订单,让他们多往北方运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商人要运往北方,自然就得靠镖局了,特别是北方有战事,不请几个有本事的人保护自己
怎么行。
于是他们就各自找关系比较好的门派一同前往,那些小门小派自然也是愿意,自己本来就是要赶往大同的,顺路帮他们看看物品,至少这一路就不愁吃不愁穿了。
这样一来,不只是朝廷,江湖也热闹了起来。江湖和朝廷从来都是分不开的,这就像一个大的生态圈,里面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
八大门派以及当时参加武林大会的人早早的就知道了消息,他们回去后便各自准备,前往大同。
唐门这次依然是唐醉为主负责人,上次十二连环坞的事情他处理的很好,虽然这次武林大会他过早的被淘汰了,但是声望在唐门年轻一派依然是最高的。
唐解语这次作为次要负责人,她之前一直是不怎么关心唐门的这种事情的,但是上次下山后明显也成熟了不少,而且从这次武林大会的表现来看,她并不是没有这能力,而是一直都谦让着,唐门开派以来都没有女子当上掌门,这让她刻意的让唐醉多表现一下,这种性格,唐文翔很喜欢,往小了说,就是明事理,往大了说,就是大局观很强。
唐门并不是规定只能男子当掌门,但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女子能当上掌门,渐渐的就形成了这种潜规则,当然这并不是不能被打破的,就唐文翔这一辈,其实论实力,唐文翔和唐雨熙不相上下,甚至还比唐雨熙差上一点,论处事方式,唐文翔和
唐雨熙也差不多,他们俩谁做这个掌门,都不会有人不服,但是最终,还是选了唐文翔为掌门。
但至少,如果当初唐雨熙当上掌门的话,也不会有人不服,江湖终究是个讲实力的地方。
唐解语之所以这么低调,是因为她不想出现门派的内斗,这种事情,是关系到人心的,总是不好说,防范着终归是有好处的。
这次唐冠群没有机会一起出发,唐雨熙倒是也不在乎了,唐九酒这次武林大会表现的这么好,至少毒宗这一脉不会毁在她手上,她倒是不在乎掌门不掌门的,也不在乎她的地位,她更在乎的是,毒宗不能没落了,毕竟唐门就是靠这起家的。
随着唐醉唐解语一起出发的多半是年轻弟子,很多弟子其实没有像唐熊他们这样单独历练的机会,这次,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历练。
唐锋,唐韦,唐乐他们自然也在这阵容之间,才短短四年时间,当初和自己一起考核的另外三个人已经在武林大会上大放异彩了,而他们还只是像其他弟子一样的默默无闻,这么看来,那考核还真是他们运气好了。
不过这四年,他们也是异常的努力,实力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增长,毕竟进入唐门后不但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学习更适合的武学,而且整个练武环境也好了不少,提升是理所当然的。
这四年中,考核也沿用了唐熊之前的方法,唐门的入门率也逐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