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初唐异案 > 289 幡然悔悟(第1页)

289 幡然悔悟(第1页)

显然至于圣人再度听闻“驭民五术”,即便其人回忆起当年的心境,可如今在其位,谋其事,道理仍是那番道理,却未及唤起圣人于民于臣于军的良知。

知“驭民五术”其意不正,然至自身治国之时,又惟有此驭民五术,才是取拿即用的经邦纬国之法,此为当今圣人心中至深之感。

眼见过高宗朝后,前唐之大厦将倾,又经历过武后朝至终末,高楼倾覆,而复唐后,新楼初起而于乱舞狂风中颤颤巍巍之状,又在自己眼前。

“如此,朕当如何是好?莫言朕当下如此,哪怕老师,彼时见复周、显唐大乱,朕不问不管,老师除炼制精冥石以屠朕之一族外,又岂想得其它方法?”

世间事正是如此之微妙,凡善人,终其一生只做了一件恶事,则之后无论如何找补,都难抹除此仅一处污点,凡有须论及对错之处,那件恶事就会最终成为对方于论战中全胜而退的武器。

就如精冥石之于丘真人,羽化前此一生,对凡事之误判,及对事随性而为,拢共只此一件,却在眼前这名自己生徒前,凡提及此事,就无言以对。

然无论真人、圣人,皆知事终究须得解决,犯下之错也不得不好好弥补,眼下无论言谈、争论皆于结果于事无补。

而一直执拗于眼前争论,一来是想不到更佳的办法,修正眼下如一团乱麻般的事项;二来,论明究竟谁才是三件异案

的始作俑者,也算是厘清此老少两人之间师徒、君臣、敌友,乃至上下的关联。

一方为丘真人,是为帝师,可又仅为一名习道之人;一方为当今圣人,是为一国之主,可论起过去,终又是丘真人仅有不多的弟子之一。

如是状况,君为尊?抑或师为尊?

分不清谁为此状况下为更上位,要解决眼前疑难,再度发生争执时,终又会重落于分歧局面。

真人、圣人既为师徒,所见之事未尽有太多不同,不同之处唯有自身所处之位,而对于此一项而言,曾得以半仙之躯存于人间,如今又以半仙状态辗转于阴阳世中的真人,显然占优得多,可眼下能真实左右事态变化的,又偏是为徒之当今圣人。

两人对峙良久而不言语,终还是真人先一步开了口,“别的不谈,贫道有一事在意,那人身生异骨之鳞症,不知以哲郎之力,是如何达成?”

“如何达成?鳞症?”圣人一脸疑惑,似真人全然会错自己之意,“朕岂与那异症直接相干?此番以入梦术窥探东都众人,为的不过是知武三思、韦巨源、裴谈于东都是否安生,又岂无事再生事,哪怕驭民,也不至如此不择手段。”

他说得不以为然,真人留空一窥圣人脑中所想,确与所言无异,但很快真人又想到圣人早时便已学会如何以环顾左右而言他,来隐藏自身真实想法。

眼下两人话已至此,坦诚相待

之类的言语也不必再言,直接向对方确认便是,“哲郎所言,贫道可全然置信否?”

“自然……”圣人答得不假思索,但又很快反应过来真人正在质疑自己的缘由,“已然这般时候,朕又何须刻意欺瞒老师?怎老师羽化后,显这般审慎!”

一句“眼下只在论汝,如何又牵连得着贫道”还未出口,真人即提前忍住一番自己内心波澜,但又对自己这番不知从何而来的计较颇感意外,似方才险些脱口而出这句话,不似自身真实想法,而似由另一个自身或他人,强行灌输而来的想法。

这般困惑因还有要事欲问,未尽持续太长时间,见当今圣人此时回的确是真话,则鳞症案来由更显扑朔迷离。

“朕原本入梦,是为知晓他三人于东都之状态——缘何非为知晓他三人不可,是因除武、韦、裴外,大多重臣、要臣都已随朕还都长安,或因早先异骨案,被贬被废,留他三人,一是制衡东都局面,二是免去之后长安太极宫之中过多口舌之争,老师亦知,即使皇后此时不再长留于朝堂中,‘复周’一众却仍于阴处暗潮汹涌,反观‘显唐’……”

圣人于神龙兵变后便对朝中分有两派一事,尽在掌握,党争之时,身为圣人,假作毫不知情而坐山观虎斗,方为最佳办法。

“反观‘显唐’,则似群兽困于林中,而茫然四顾无首,只作观望防御之状,”

这时梦境之中腾起许多细碎烟雾,圣人以手拂之,再续前言言道,“所幸皇后返东都之后,亦不与众人作太多交往,复周一众暗潮涌动则罢,却为显露太多,直至此一回……”

真人时刻不忘探知圣人心中脑中所想,这时对方的脑中闪现过五王的画面,“可是指此一回张柬之、敬晖等,为那众奸佞小人所残杀戕害之事?”

圣人颔首,又短暂闭口不言,见对面老师正在直视自己,眼神似在对自己穿魂入魄一般,便知晓真人在行何事,干脆坦然以告,“朕虽从想过要致五王丧命,却确思及过此番将其五人贬谪于偏远之地,便永不唤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