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之前的他,只知道这几个字,并不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
看过镇国将军留给他的字条以及他的书信之后,酆琰懵懵懂懂的懂了。
他原以为自己会心怀愧疚,泪流不止。
但最后,他反而冷静的不像是一个小孩。
先帝逝世的那一年,酆琰十岁了。
他原本并不知道是谁那么恨他,一定要置他于死地。
直到他十三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看到了那位少年皇帝身边陪同的死士,他的身上佩戴的腰牌,和当初暗杀他的人身上所佩戴的一模一样。
也就是这个时候,酆琰突然明白了,想要杀他的人是先帝。
他并不知道先帝这么做的原因。
但
十三岁的他,已经在心里暗暗发誓。
宁国君主让他饱受了五年的精神折磨,一点一滴他都会牢记在心中,总有一天他会连本带利的讨要回来。
因为酆琰是世袭的将军,按照祖宗规矩,他便要继承镇国将军的衣钵,保家卫国,上阵杀敌。
酆琰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他的文武双全除了他自己的天赋,也离不开镇国将军留下的军师。
镇国将军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为了报答他,在得知他丧生之后,这位军师就一直留在了将军府。
酆琰在没有得知这一切真相之前,他的心底也希望自己将来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将军。
可在知道他信奉的皇帝,想要取他的性命后,他就再也不这么想了。
十三岁,酆琰就领着他父亲留下的兵马,离开了宁国。
他在战场上的奋勇,让那些本来不服他的下属,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
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镇国将军手下的老部将了。
他们对于宁国皇室的做法心里一直是有不爽的。
尤其是镇国大将军为了宁国牺牲了自己,而先帝却不愿意牺牲一座城池来换取大将军的遗体归乡。
最后。
大将军都没有办法魂归故里。
酆琰守在边疆作战的第七年,他也到了弱冠之年。
宁国又犯了他一个大忌。
这次,跟随着他的将领再也无所顾忌了,都在劝他推翻了宁国,自己称王称霸,创造一个无与伦比的酆朝。
酆琰没有发表自己的
言论,但他领兵回朝的那一刻,就已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