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包括关于‘全网通’的提问。
陈院士一一从专业角度进行了回答,信手拈来,轻松写意。
这就是一个想要为中华集成电路贡献毕生精力的院士的知识储备体系。
哪怕是一些刁钻的问题,也都得到了非常专业的回答。
站在镁光灯下的陈建业院士,在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问题时,仿若浑身都在发光。
道不尽的风流与写意。
虽然这也是陈建业头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但院士应付起来很是淡然。
十分钟很快就到了。
陈建业院士做了个手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请提问。”
这时,话筒被一个媒体记者抢到了。
“不好意思,陈院士,我是媒体记者,我的问题跟专业无关;
我想代替现场以及网络上无数观众问一个问题,前沿是如何忽然拥有手机处理芯片的,而且神龙1号性能如此之高,完全站在了国际最尖端。”
“还请您一定回答。”
见状,陈建业轻轻一笑,面色和气:“本来这种问题不该我一个技术来回答,不过我可以站在我的角度上说几句,不能算代表前沿的观点。”
略作停顿,陈建业平和道:“白泽是去年前沿就在庐州成立的实验室,方年方总说服了庐州地方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为实验室募集了超过120亿人民币的资金,所以……”
“从一开始,白泽的目标就不是设计一款普通的芯片。”
“私以为神龙1号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功劳簿上方总应当位列头名;
因为方总始终只有一个态度:他来负责砸钱,我们负责一往无前!”
“谢谢大家。”
神龙1号的发布到此完全落下帷幕,但演讲与网络直播并未结束。
在陈建业从一侧下台时,关秋荷再次登台……
-
======
ps:一不小心写慢了点,比较喜欢余大嘴的遥遥领先……嗯……今天依然3更!,!
基本上是好奇同一个问题。
该说不说的,其实方年心里也有点好奇。
毕竟他又不懂芯片设计技术。
昨天上午陈建业院士下了飞机就去了杨浦,在偷闲餐厅就跟方年提了流片结果的事情。
起初方年以为是因为前沿科学开发者大会是前沿目前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流片完成以后白泽实验室不好报告失败。
但陈院士给的结果是比较保守的一个词:“在台积电流片后直接在现场进行了两天测试,基本成功。”
对。
基本成功。
当时陈院士也没提别的。
也没说,啊,这前沿科学开发者大会,整个前沿系都有贡献自己的一份气力,连前沿学术都特别邀请了一些教授来进行技术分享,就白泽啥也没有。
因为陈院士的保守答复,方年也没有当即拍板说要顺势发布这个神龙1号。
他只是让陈院士再看看,再试试。
今天上午,就在申城没回庐州的陈院士再次联系方年见了一面。
详细的阐明了神龙1号的各项极限测试结果。
不仅是白泽实验室,还联合了女娲实验室一起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