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
各种框架事务自是不必多说。
就在雷軍以为会议到此结束时,部门负责领导忽然微笑着道:“雷总,不知小米手机现在大概售出了多少台,我看市面上很火啊。”
雷軍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快回答了具体数字:“接近450万台。”
“难怪听说都有公司效仿小米的模式了。”领导笑呵呵的道。
含蓄的绕了半天弯子。
最后领导道:“小米手机现在这么火,不知雷总能不能想办法带动一下国内的产业链?”
“智能手机是全球大趋势,国内的产业链在这一块上发展滞后了些,天然的没有太多的优势。”
“……”
“当然啦,雷总也应该实际考虑公司发展这些,不用着急回答这个问题。”
几乎是没等雷軍说话,这位领导就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话都说完了。
比如雷軍还在想,小米才成立一年出头,一个刚创办的小公司,一下子承担这么重的压力,能扛得住吗?
而且……
雷軍甚至还想,为什么没找中华酷联啊。
小米的规模可……
反正念头是一下子涌了出来。
但最后,雷軍却选择了当场点头:“领导,小米一定会想办法的。”
“当然小米现在的体量十分有限,不一定能马上做出什么成绩。”
领导连忙笑呵呵道:“有雷总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
而在走出大院后,雷老板总算明白了方年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小米一定会做更低端系列的智能手机。
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差不多一年前,方年提议成立顺为资本,并特别规划发展方向的绝对前瞻性。
这些种种,远比主管部门领导忽然的提议要来得更震撼。
很显然,早在去年六月份,不对,应该更早的时候,方年就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场景。
看到了这些可能性。
甚至对小米的发展有过很深远的预测。
而且雷老板甚至想到方年肯定在预测中加入了自己的半官方身份因子。
黑色奔驰行驶在京城的公路上。
良久之后,雷軍摸出手机,给方年拨了个电话。
很快,方年的声音通过听筒传入雷軍的耳朵里:“呦,雷总今天怎么有空给我电话了。”
“没打扰方总吧。”雷軍笑着道。
“……”
没多寒暄,雷軍直入主题:“方总,我刚参加了主管部门的会议,领导提了个课题。”
听雷軍这么一说,方年眉头一挑,心中了然。
“什么课题?”
那边厢雷老板稍作沉吟,道:“不如方总猜一下?”
走在复旦校园里的方年心中一乐:“这我可猜不到,你知道的,我还没排面参加这么高级的会议。”
“呃……”雷軍硬是噎了下。
接着无奈道:“主管部门希望小米能带动国内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