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继续……”
马伟明带着赞叹给赵奕继续介绍起来。
其他人也了围过来。
下一个是强迫储能装置,储能装置能够缓解发电机的压力,并在弹射器不工作时吸收发电机的能量,使发电机几乎不受冲击性负荷的影响。
强迫储能装置原理不复杂,但实施起来很麻烦,它需要解决的最大技术问题,就是在电磁弹射器运转,弹射飞机起飞时,会产生强大的制动力阻止发电机继续运行,电动机将无能力拖动,就必须有自由转子强大的储能装置,强制拖动直流发电机运行,从而完成冲击性负荷过程。
这个过程的设计可不是一个储能锂电池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储能装置也会做的像是一台复杂机械一般。
赵奕认真听着马明伟的讲解,也不知道听懂听不懂的,就不断的在点头,因为强迫储能装置的原理相对简单,马明伟介绍了一些就打算跳过了。
这时赵奕忽然开口道,“我觉得你们这部分的设计上,还是有些不足啊!”
“啊?”
马明伟带着疑惑问道,“赵老弟,那你说说。”
其他人也感到很疑惑。
所有人都赵奕的印象都是‘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前一段时间的艾滋病研究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个‘医学研究专家’也不为过。
但是……
电源?储能?动力学?电气工程?
这些可都是应用技术,和数学、计算机的理论以及医学研究完全没关系啊!
赵奕认真思考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在强制拖动发动机运行这一块上,我觉得你们的设计还有些不足。”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位置道,“就这里,让储能装置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就像是手机充电一样,充满了电就不需要接上插头了。”
“还有,这里,最核心的,应对飞机起飞时的冲击,这是技术难点,但你们考虑没考虑过这样的方案,就是增加一个储能电源组,也就是两组,有一组专门应对冲击时运转,这样能加大功率,还在有备用的替换使用,也可以减小储能装置输出功率的压力。”
“还有,这里,最外层为什么不压缩一下呢?不必须要的地方,可以适当压缩,也可以减少占据的空间,如果按照刚才我说的,用两组储能装置,可以把装置设计这个样子……”
“还有……”,!
的眼花缭乱,因为是希望赵奕帮忙看看控制系统,并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见,马明伟讲解的非常细致,从电源系统开始,不断的进行着讲解,主要是让赵奕明白整体构架,知道控制系统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
控制系统不止是控制硬件,还需要根据情况,自行去做调节并发出指令。
比如,飞机类型、环境气候、航-母运行状态,等等,根据已知的参数发出控制指令,同时还要调节发电、储能、电力电子分系统的协同性,从而使系统工作获得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力的加载时间、大小控制非常关键。
不同飞机的加载方式也是不同的,就需要不断自行做出改变,因为处在战斗状态中,要快速的让飞机起飞,负责人员不可能临时去输入指令。
控制系统就必须自我调节、自我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发出指令,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对电力电子系统、电源、储能系统的冲击。
等等。
管理、通讯也有很多问题。
马明伟不断的讲解过程中,赵奕也偶尔说出疑问,最开始他就有不明白的地方。
“为什么确定的电源方案是交流电?刚才那张图纸是直流电源吧?如果按照你说的,直流电不是更好?问题就会简单化。”
马明伟摇头道,“最初的设计就是交流电,国那边的技术也是交流电。直流的方案也想过,设计过,你看到那张图纸了,功率跟不上。电磁弹射器工作时,负荷冲击性非常大,电源容量就需要很高,交流电才能满足需求。”
赵奕听着点点头,“但我觉得还是可以试试直流电的方案。”他说着拿过了刚才的图纸,指着几个位置道,“我觉得这几个地方可以修正一下。”
“怎么修正?”
赵奕很认真的说道,“比如,这里,是正常的电源。但可以采用无刷稳流的发动机,如果调低输出电压,就可以降低对电源容量的需求。”
“还有,这里,可以把增加扇叶的数量,并切得更薄一些,就可以输出更高的功率……”
“还有,这里。把旋转电机定子做得更长一些,电源输出确实更稳定,但是,我认为可以考虑一起做两个方案,让旋转电机转子和旋转电机转子,长短间不断的切换,就可以改变电源模式进行调节……”
“还有,这里……”
赵奕一口气说了六个点,才停下来喝了口水,旋即扭过头看向马明伟,补充了一句,“我也不太懂技术之类的,就是按照想法说了说,说的不好可别见怪。”
马明伟没有回答,他半张着嘴完全愣住了,愣了好半天才回过神,快速找到了纸和笔,记录下刚才赵奕所说的,随后拉了个椅子坐下来,开始在草稿上写写画画。
这一写就是半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