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
“不过……赵奕懂什么动力、机械的?估计就是来凑凑热闹。”
“……”
应邵文轻咳了一声,会场马上安静下来。
赵奕和张洪涛找了个后排的位置,完全准备当个盘观者,会议也就正常进行。
这个内部研发会议是对新型发动机内部设计的讨论,首先就是播放了整体的设计图,每个相关的研究人员,都针对自己负责的部分,给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针对问题点分别进行讨论。
赵奕倒是感兴趣的听了一下,发动机的设计领域,他还真是第一次接触,因为只是技术的应用,设计原理还是听得懂的。
跟着会议的进行,他觉得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旁边张洪涛则听得昏昏欲睡,若不是直接睡过去不太好,估计他就趴在桌子上了。
会议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就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下,是发动机扇叶构造问题。
有人建议用空心的扇叶,有人则觉得弧线的实心扁叶更好。
空心扇叶有空心扇叶的好。
弧线的实心扁叶,也肯定是有其优势。
如果只是从提供动力的角度分析,会牵扯到非常复杂的计算,而按照经验来说,提供动力相差的数值也不会很大,但不管怎么说,类似的方案敲定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支持,一时间肯定无法决定。
所以会议里的争执不可能有结果。
应邵文边听着手下人员的争论,发现赵奕坐在后排听的很认真,干脆趁着个空当,有些期待的问向赵奕,“赵院士,您是数学、物理专家,能不能帮我们计算一下,两种方案提供的动力,究竟有多大差别?”,!
看好。
在来到环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张洪涛和赵奕一样,被内部科研领导‘预订’,特别邀请张洪涛来参观,并针对其研发内容给点意见。
‘预订’赵奕的是动力部门领导马明伟。
‘预订’张洪涛的则是材料研发部门,他来的时候就知道必须要看的项目--
航-母钢材的研究。
每一种海上作战的舰艇、平台,对于钢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比如潜艇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因为其主要在水下活动,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
航-母则由于甲板要承受固定翼舰载机着舰时的巨大冲击力,如果甲板钢材质量不过关,舰载机着舰时可能会由于巨大冲击导致甲板变形,所以航-母用的钢材不仅要有很高的硬度,还要有很高的韧性。
同时,航-母用钢还要具有低磁性、耐高温高湿、抗爆以及良好的焊接性等多种特性。
整个航-母的技术研发问题中,甲板钢材的研发绝对是重中之重,合金材料的研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最复杂的。
“他们买到了一块,苏-联航母甲板用的钢材,打算先进行破解、仿制,因为上一次,我们一起破解的那个卫星外皮,所以特别找到我。”
张洪涛简单解释了一句。
赵奕也明白过来,他们一起破解了卫星外皮材料,还研究出具体该怎么制造。
航-母甲板钢材的研究也一眼,有一块样本材料摆在那,就是分析其成分并研究怎么制造,张洪涛有成果的例子,自然就会非常被重视。
赵奕和张洪涛一起来到合金材料研发部门。
这个研发部门并不是单独的机构、实验室,而是和其他研发公用实验室和操作间,有的研究人员则是兼顾两项研究。
因为,都是合金材料项目。
另一个就是航母发动机相关材料的研发,发动机设计团队也在这里工作。
当赵奕和张洪涛进门的时候,就直接被武-警拦住了,说里面正准备召开内部保密会议,他们就打算先去别的地方看看。
一个穿着军服的中年人走出来,站在门口喊道,“是张洪涛张教授吗?”他走近热情的说道,“还真是你,我在里面就认出来的。”
他说完对旁边的武警说道,“这可是我们特别邀请的专家。进来吧,会议听听也没什么。”
这时候中年人才注意到赵奕,大概也因为赵奕太年轻,看一眼就被下意识忽略,但他仔细一看马上惊讶道,“是……赵奕,赵院士?”
“你好!”
赵奕面带微笑伸出了手。
中年人热情的握住了赵奕的手,感叹道,“赵院士,年轻有为、鼎鼎大名啊!我估计,全国都知道,没有人不知道啊,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震颤波形图、粒子理论,真的是……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天才,超级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