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规则系学霸 > 第四百零六章 我的工作必须有意义(第2页)

第四百零六章 我的工作必须有意义(第2页)

张刚川说的很诚恳,摆的姿态也够低,让赵奕都不知道怎么拒绝。

当特聘专家什么也不用做,白拿一份‘研发组专家补贴’,就算是参与到研发,也只是当个‘咨询顾问’。

这种好事……

赵奕仔细思考起来,他到不在乎什么补贴,也不会因为对方放低姿态就同意,而是思考起了相关研究问题。

现在昆仑发动机研制成功,后续就是架构不变的基础上,完善发动机的性能以及减少故障,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只要有足够多的了解,《监察律》就直接解决了?

赵奕琢磨着开口了,“我不反对当特聘教授,但前提是,我的工作必须要意义,而不单纯是做计算……”

他说着都有些郁闷。

张刚川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他和应邵文很熟悉,研究航空发动机和航-母发动机,都是一个领域的研究,相互肯定是有交流的,他想起应邵文赞叹赵奕的计算能力,说一个人顶他们一个团队。

之前张刚川还没觉得有什么,听到赵奕的话顿时恍然,“应邵文,这家伙竟然把赵奕当成是计算工具?怪不得赵奕直接拒绝他。”

“哈哈……”

张刚川都有点想笑,他还是忍住问道,“你说的工作有意义,是指?”

“我需要看昆仑的详细资料,包括构架、设计图,牵扯到技术,甚至各个部件的材料,控制系统,等等,所有。”

赵奕很认真的说道,“这样我才能知道,怎么去做完善,而不是做计算、当顾问。”他很坦然的补充道,“我不是发动机的专家,对这方面了解有限,当顾问大概不合格。”

张刚川深吸了一口气,惊讶的看着赵奕。

赵奕说的牵扯到‘保密性’问题,也只有真正在研发组,全程参与研发的研究员,才有资格查看这么多资料。

昆仑研发跨度长达二十多年,还留在研发组工作的,好多都是中途加入,工作也只牵扯到一部分内容,比如,研究控制系统的,也不会用到扇叶的资料,只需要知道参数就可以了。

现在赵奕说要这么多资料,张刚川一时间不能做决定。

赵奕继续道,“也不是一口气都要,看一部分要一部分,慢慢来就可以。但必须满足我对资料的需求,这样我才能发挥作用。”

张刚川再深吸一口子,沉默思考了好久,最后咬牙点头道,“好!”,!

p;反过来说,航-母相关技术的研发,就只是单一的一项技术,不管是电磁弹射器也好,甲板钢材也好,没有他的帮助,其他人也能做出来,只不过时间长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航母-相关领域的技术,都只还在技术积累阶段,就算是最快投入使用的钢材,快速的研究出制造方法,也肯定要用在下一艘航-母上了。

第一艘航母还在组装中国,下一艘航-母什么时候建造呢?

最快也要三、四年后。

如果谈电磁弹射器之类的技术,快速研发的意义就更小了,电磁弹射器不是研究出来就能使用的,和发动机的道理一样,动力就是很重要的方面,换成核-动力建造方案就需要大改。

另外,电磁弹射器的使用也需要‘搭配’的,最基本的,舰载机都要支持弹射。

所以电磁弹射器的使用时间就更远了,就像是朱佑生的说法,“电磁弹射器十年、二十年能用上就不错了。”

那是大实话!

既然相关的研发都并不紧迫,他完全没理由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研究,去当什么特聘专家,加入什么研发小组。

当然了。

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赵奕发现这些研究自己真的只是‘工具人’,他对那些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依靠系统能力得到结果而已,不是自己喜欢的研究就没意思了。

下午。

赵奕继续跟着专家团,参观了位于研发基地边缘的航空研发中心。

航空研发中心是研发基地的‘东道主’,航-母研发基地建造以前,附近就只有航空研发中心和机场,周围都是一片空旷,建造了航-母研发基地后,航空研发中心就处在了边缘,渐渐的都快要被人遗忘掉了。

当然,肯定不只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这个航空研发中心的建设,是为了研制昆仑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

昆仑发动机是非常重大的项目,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启预研,后来过了九年时间才正式立项,到五年前才完成了设计定型审查考核,项目完成的时间长达二十七年,它的成功意义也很重大,填补了国内自主研制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

昆仑发动机和进口战机的发动机相比,性能相对还是有些不足,无法满足最新战机的使用需求,另外高故障率也是大问题,战斗机的发动机故障可不是小事,每一次故障都可能代表损失一架战机甚至更加宝贵的飞行员。

所以昆仑发动机依旧没有普及开来,只是安装到了几架试验机上,而航空研发中心的小组,也在继续针对发动机做完善工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