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斌走过来找赵奕谈一下粒子边界理论公开课的事情,就发现赵奕正在看……
“《燃气轮机与燃气》?”
“《锅炉技术问答1200题》?”
“《热能工程与先进能源技术仿真与设计》?”
“赵奕,你在干什么?”胡志斌很不理解的翻看一本本书,“都是机械、能源相关的书籍吧?你看这些干什么?”
“忽然感兴趣了。”
赵奕简单解释道,“我以前都研究理论,发现研究应用技术也挺好的,但不知道该怎么学,就借了一大堆书看。”
“看书是对的。”
胡志斌做了一句评价,说道,“不过,学习啊,不一定要自学,也可以去听听课。咱们(大学)的工学也不差,机械与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
“是吗?”
胡志斌很用力的点头,“真挺不错的。机械系的王刚,和我关系可好了,前两天还一起吃饭。他是机械自动化专家,带的学生设计的机器人,去参赛还拿了个二等奖呢。”
他说着忽然一拍大腿,“对了,一会儿就有王刚的课,你可以去听听,就在第三教学楼。什么教室你问一下就知道了。”
“好吧。”
赵奕干脆放下了书本,想着去听听课也挺不错,就算很无聊也可以刷刷休息币,总归肯定是有收获的。
半小时后。
第三教学楼,402教室。
留着一头标准地中海发型的王刚教授,正站在大教室的讲台上,嘴巴半张着怎么也合不上,他满眼迷茫的盯着最前排中间的身影。
“赵奕?是赵奕吧?”
“哪位好心人能告诉我,赵奕、赵大数学家、赵大院士,为什么会出现在《机械原理》的课堂上?”,!
p;张刚川笑着解释了一句,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到一遍给应邵文沏了茶。
应邵文坐到椅子上,好笑的问道,“今天这么努力呀?专家团的人才刚走。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而且有什么可干的,不可能你们这几天就有突破了吧?”
张刚川绝对不是懒惰的人,他工作起来还是很勤奋的,但做研究不是勤奋就可以的,昆仑发动机要做完善、修复,有好的建议才能继续下去,否则想改动方案都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这不是用程序设计软件,后台调试就会提醒错误,也不会有大量的用户反馈bug,想找问题都要自己去研究。
应邵文看向张刚川的眼神有些怪异,在他想来张刚川变得勤奋,肯定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什么刺激呢?
比如,他不断打听赵奕的消息,想邀请赵奕加入昆仑研发组,然后……失败了?
“肯定失败啊!”
“看赵奕的态度,根本没想加入任何研发组,怎么邀请也不可能!”
“邀请失败,被驳了面子,老张心里郁闷也就下决心自己完成……”
“不过这种都是三分钟热度,研究这个东西,着急、努力也没用啊,还是要找到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应邵文好笑的想着,干脆直接劝了起来,“老张,你也别太在意了。”
“赵院士,那是什么人物,世界第一的数学家,对物理、医学也有研究,想让那种人物加入咱的研发组,不可能的啊,级别上就不一样。”
“别说是你们组了,我们组,马明伟的组都一样的,赵院士还是马明伟邀请过去的呢,他还怪到我头上,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是真想邀请赵奕,他真的……”应邵文想了半天,说出一个词,“天才,超级天才!他就是一个人形自走超级计算机器,我们一个组,十几个人,计算能力加在一起,赶不上他的一半儿。”
张刚川默默的听着,忽然开口道,“你刚才说什么?人行自走什么?”
“人形自走超级计算机器?”应邵文道,“真的,我上次就和你说过,赵奕的计算能力,真的,反正我想象不到,非常负责的动力计算,到他这里就直接出结果,你说神奇不神奇。所以我才想邀请他……”
“哦~~~”
张刚川打断拉长了音调,他恍然道,“我就说啊,赵奕怎么会说,不做单纯的计算工作,原来是你啊……”
“我怎么了?”应邵文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