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前段扇叶和风扇设计的非常大,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大大降低发动机推重比的同时,却能够大大降低油耗,可以用在民航客机上。
反之。
战机对涡扇发动机的需求是前段扇叶和风扇越小越好,越小就代表自身的阻力小,第二风道、第三风道最好是用不上,就能产生巨大的推力,支持战机超音速甚至以几倍的音速飞行。
区别就在这里。
赵奕还是对前段扇叶和风扇的改动进行了改动,他主要是调节了一下扇叶形态以及偏转角度,大风扇后方还加了个更细的小风扇,后面的前段扇叶也相应少了两片,“这个搭配的设计能够产生更大向前的拉力,而不会增加重量,因为前段扇叶对材料的要求小,我和材料组的人讨论过,改用一些新型的材料还可能减轻重量。”
性能提升是关键。
不管发动机用在什么飞机上,能直接提升性能的设计,肯定是都可以使用的。
赵奕说的风扇改进问题,倒是没引起多大反应,因为审查组的人,惊讶已经足够多了。
“结束了?”
“没有了?”
刘泽成有些木讷的反应过来,他大概是会议室里最难受的一个,因为只有他对航空发动机了解很少,有些地方听着就像是听天书,但也知道二组的设计给所有人带来的震惊。
他清楚一点--
赵奕带领二组给昆仑发动机做了巨大的改动,甚至说是完完全全从里到外的改动,包括最核心的涡轮组、燃烧室、压气机,还包括两层发动机外皮、前段的风扇等等,想在发动机上找个没改动的地方都不容易。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设计改动少的问题,反倒是设计比较多,制造样机会比较麻烦。
这个刘泽成还是知道的。
如果想对的改动比较少,有制造昆仑发动机的经验,有些部件就可以直接使用,都是全新的设计,想制造出来难度就高许多倍。
“怪不得赵院士最开始问精工技术,原来如此啊!”刘泽成完全理解了。
这时,张刚川是最尴尬的。
当听昆仑二组的设计介绍时,他还听的津津有味,还对一些设计送上赞叹,可现在他却意识到一个问题,昆仑二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甚至都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还直接进入到申请制造样机的步骤,进度岂不是快赶上昆仑一组了?
另外,二组的设计也非常的高端。
如果在后续的设计验收时,他们的设计都通过了,再制造出相应的样机……
“我们一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张刚川忽然有些迷茫了,他心里产生了‘丢工作’的危机,甚至不由得想着,“要不……和昆仑二组合并,一起研发二组的设计?”
“不行!”
他马上摇头。
昆仑发动机组坚持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样机,与故障做斗争的进度也很喜人,直接就放弃实在是接受不了。
“也许二组的样机造出来,比昆仑故障更多!”这么一想,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
能会提高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十五。”
“增压叶片,改成多弧道以及孔洞连接的设计,可以增大强风下的增压效果,配合静子……”
“改动后的增压叶片,增压的效率在百分之九到百分之十一之间。”
“这两个结论都是通过我们反复计算得来的。”
赵奕说完看着众人。
好几个人都看向了张刚川,张刚川肯定对主轴叶片的形态有了解,对相关也肯定有深入的研究。
张刚川则是皱着眉头仔细思考着,刚才赵奕讲解的并不细致,只是说起了怎么样去改善,但整体思路、方向还是说了出来,他想了好半天还是不能确定,赵奕说的方法是否能增加性能,确实需要很专业的计算才能知道。
有些人关注的点不同。
比如,刘泽成、刘建昆,两人发现张刚川沉默不说话,对视一眼肯定了一件事。
现在二组对主轴叶片形态的设计,不敢说百分百能提高性能,但肯定具有一定参考性和价值的,否则张刚川肯定第一时间察觉到,再考虑到赵奕本身的数学水平,提升性能应该是没问题的。
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