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
红风工业终于有了动作,技术部组织召开会议,好几个集团领导到场。
技术部说明了赵奕的电主轴设计,比他们现有的技术高一个时代,但因为设计只是理论上,还需要制造来验证,而有些制造相关内容,设计图纸并没有办法反应出来。
所以他们需要按照设计制造配件,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不断的做出修正,修正过程需要掌握全部技术的人辅助指导。
“也就是……”
“需要赵院士来?”
周浩仁听了就马上摇头,“详细技术都有了,我们不能自己研究吗?”
“那需要很长时间。”
技术部一名资历很老的主任说道,“我们只知道技术,但不知道原理,碰到问题就很难解决。这个必须找知道原理的人。”
这是问题所在。
技术方面只知道怎么去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碰到个小问题也许就会成为大麻烦,因为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原理方面想全部弄懂,需要花费的时间比制造产品还要多。
周浩任仔细想了一下,最后苦笑道,“请赵院士来是不可能的,他就算来也最多一两天,肯定不够用。看来后续的测试、修正,都只能去燕华大学的机械实验室那边了。”
很快。
红风工业做出了决定。
他们派出了顶尖的技术团队去了燕华大学,到了机械系统与震动实验室,就开始查看实验室的设备情况,随后就快速订购各种设备,有的则是让集团公司下属的工厂直接送过来。
机械系统与震动实验室迎来了大改造。
这几天,朱霖出差去深城高科技园区参观,一应事务都交给了其他人,结果等他回来的时候,进了实验室看到一片忙碌的场景,还有操作间好几台大型的器械,顿时愣在了原地问道,“这是……咱们的机械系统与震动实验室?”
“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怎么才几天时间,就大变样了?这些人、这些设备……哪来的?”,!
实验室搬到医学中心,剩下的也会经常来医学中心,因为医学中心会成为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主要实验楼和办公地点,原来的实验楼就单纯只是个实验楼。
赵奕对自己的实验室也有很高的期待,他近来都没有做生物医学相关的研究,但做不做研究只是一方面,有个好的实验室是必须的。
他的实验室也不是自己用,张薇、刘成杰、严怡也会跟着过来。
艾立新、李明也会过来。
现在确定的名单中,研究员只有艾立新和李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续还会有研究员来,一则是他的实验室足够大、设备足够齐全,光是几个副研究员使用太浪费了,二则足够多的研究员,才能完成大型的研发,几个研究员在一个实验室是有好处的。
当然了。
前提是需要个有权威的领导,否则就会出现‘权利’上的争端。
研究员的权利争端有些不一样,他们的争议经常发生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每一项研究,每个人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实验室只有几个同级的研究员,在研发上肯定会出现问题,正因为如此,原来在另一个实验楼,每个研究员都会有自己的实验室,自己带团队做自己的研究,相互之间交集不多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遇到大型的研发项目,就肯定需要几个研究院一起去做,只能去原来的中心实验室。
现在医学科学中心内的赵奕实验室,比原来的中心实验室面积要大,设备还要更齐全,足够容纳五个以上的研究员,三十人以上规模的团队,建好以后肯定是要做大项目的。
赵奕倒是不反感手下有几个研究员,职位上来说他们是同级的,因为研究员已经升无可升,而职称上的评级放在内部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实际上,他比其他研究员更具权威。
这就像同样两个大学教授,有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另外一个研究没有走出国门,级别上等同也没有意义。
双方在研发领域有着鸿沟一般的差距。
当然了。
赵奕和其他研究员的差距没有那么大,但以他的研发贡献来说,确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研究员,几个研究员都在他的实验室工作,也等于他有了几个研究员级别的下属。
这种感觉还不错。
赵奕关心了一下实验室设备安装问题,了解到真正启用要到年底,他顺带跑了一趟生物医学研究所,查看了一下实验室进来的项目,发现都是一些机制类的小项目,顿时就没了什么兴趣。
他碰到了穿着正装的戴天庆,问道,“天庆蛋白没有后续的研究了吗?”
“差不多结束了。”
戴天庆说,“咱们所后续跟进都是研究天庆蛋白的性质,现在天庆蛋白的药物已经上市,后续再研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