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这个……”
刘建昆干脆道,“还没有决定好,要看看发动机的具体情况。”
“我们的报告里有提交参数吧?”赵奕疑惑的问道。
刘建昆赶紧道,“参数是有,但还是要现场看看,不看看也不放心啊,这可是航空最高端的发动机,每一个的小进展都是大事件……”
赵奕听着不断点头。
忽然。
有个空军的高级军官,扯着嗓门喊道,“刘建昆,正常流程是审批以后,就直接安排上机试飞吧?哪有研发组提交了申请,还带着一大群人考察一下的?”
“你这是不相信赵院士吧?”
“也不相信战鹰组!”
“所以才拉着我们一起来。我就奇怪了,怎么之前没有计划,你就让我来这边看看……”
“你这家伙心眼也太多了吧!”
等空军的高级军官说完后,周围所有人都看向了刘建昆。
刘建昆顿时感到一阵尴尬,他马上辩解道,“理解错了、理解错了,我对赵院士,那是真的信任,研发给予绝对的、百分百的支持。”
“这次真的是过来看看,试飞也要安排对吧?我带了测试部的赵主任,还有翟立诚。”
刘建昆拉过一个人,介绍道,“翟立诚,经验非常丰富的试飞员,飞行时间超过三万小时,这次就是翟立诚负责战鹰一型发动机试飞。”
“战机,我都想好了,就歼-8b改进型,杨镇机场就有我们的测试机。”
他连续解释说了一大通。
这时,翟立诚忽然疑惑开口道,“刘总,你不是说,只是让我到这边来看看,了解一下参数,提前做个准备,怎么就变成直接上机试飞了?”
刘建昆半吼着咬牙喊道,“是让你来看看,看情况好就上天啊!”,!
堆形容词,才转到了重点上,“我们组装完成的第一次运行测试就成功了,那时候就已经达到申请试飞的标准,还是赵院士说更完善一些再申请。”
“我敢说,现在的战鹰一型发动机,已经完善到难以想象,都可以直接上战机了,不是试飞,是大规模生产、列装、服役……”
朱振表述的过程中,连续用了‘难以想象’来形容,刘建昆的心情也是‘难以想象’,因为他感觉是在听故事,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战鹰一型发动机?
这么快就完善到能大规模生产、列装的程度了?
“不可能!”
刘建昆怎么都不敢相信。
赵奕确实是科研的天才,但要说发动机的完善、调试,是个很耗时间的工作,昆仑发动机就是前车之鉴,而发动机刚组装的时候,问题肯定会有一大堆,第一次运行测试成功就很厉害了,但最多也只是运行吧?
“朱振说的太夸张了!”
刘建昆仔细琢磨了好半天,看着手里的试飞申请报告,最终决定亲眼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看看就知道了。
……
刘建昆是因为不相信战鹰发动机组报告的情况,也不相信朱振的说法,才决定亲眼去看看。
但是他不想让人知道。
万一情况真如报告的那样,和朱振说的一模一样,其他人知道他不相信,想想就有点尴尬了,他是航空集团的总经理,面子是一定要有的,所以亲眼去看一看,肯定要找个好的理由。
什么理由呢?
刘建昆干脆决定带上其他人一起,包括航空集团高层的其他领导,包括两位空军的高级军官,还包括性能测试部门的主任以及一名职业飞行员。
前面的都是领导层,几个领导层的人一起过去,就可以说是‘视察工作’,关心一下战鹰发动机组的情况,看看有什么需求都给解决掉。
后面的测试部门主任、飞行员,就直接和试飞申请有关系了。
你们不是要申请试飞吗?就干脆直接带着测试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专业做试飞的飞行员一起,发动机情况达到标准,和测试部门负责人对接一下,马上就可以找测试机安装上进行试飞。
一群人呼啦啦的去了工厂。
其他领导层的人不知道刘建昆是拉着他们‘找面子’,还以为真是去发动机组视察,倒是对战鹰一型发动机的情况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再役的空军高级军官,对发动机就更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