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信号传输的破解,每一个进步都可以说是革-命,他对于研究本身还是有预期的。
比如,国外最先进的神经研究,能通过脑电波传输,让盲人简单的分辨传输过去的数字。
比如,一个传输的电信号是‘3’。
通过传输到脑子里的电信号,盲人就知道传输过去的数字是‘3’,听起来非常的简单,想要做到却非常的困难,甚至说有些天方夜谭。
这就是神经信号传输研究的一种运用。
“第一步,最少要达到这个程度。”
赵奕不知道第一步会有什么成果发现,但他希望研究先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然后,再进行超越。
等超越以后具体会是什么情况,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那可能会是未知的超前领域。
……
国家科研基金会。
医学项目审核小组正在处理项目申请。
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定期把类似的项目申请分类,然后统一的进行讨论决定。
医学科研项目会议刚结束,正处在项目申请的高发时段,医学项目审核组是非常忙的,有关基础医学研究的申请,就有几十、上百条之多。
其中,神经信号传输的研究,也有高达六个类似申请。
“生物医学研究所,赵奕实验室……”
“赵奕?赵院士?”
“提交的研究人员名单还有,李明、艾立新、张薇、朱琦……”
“职称是研究员啊!”
“五个研究员,还包括赵院士,一起申请这种‘骗经费’的项目……还是给领导做决定吧!”
医学审核组几个人讨论着,马上把项目申请信息提交给上级,然后继续处理后续的申请。
下一条依旧是神经信号传输研究,申请方是‘中北医学附属实验室’,提交申请的是实验室主任、神经学家邓丙成。
“中北医学附属实验室,也是大型的医学研究中心。”
“邓丙成,神经学专家。”
“他要做神经信号传输的研究?肯定是‘骗经费’,但是,直接拒绝应该不太行吧?”
“这样吧,先打回让他做个详细的申请报告,报告打的正规、详细,后续就批个五万、十万经费……”
“差不多,这样就行了!”
“ok!”
“就这么办!”,!
时几毫秒,短暂的相变过程使得细胞膜稍稍变宽,正如田崎和岩佐用激光照射铂片时观测到的一样。
从霍奇金和赫胥黎,到田崎一二、亨伯格,后来还有许多的医学家、神经学家,甚至是物理学家,都对神经冲动展开研究,希望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所以,到现在为止,国际上有好多种有关神经信号传输的说法,有的甚至认为,人体的神经网络只是细胞膜的汇总,真正起到感知作用的是一个个普通细胞。
等等。
国内也是如此。
如果去找有关神经信号传输的论文,只需要打开搜索网站,就能找到许多相关的实验、结论以及推理,似乎每一个研究者都能设计相关的实验,并根据相关的结论撰写一片论文,还能以此发表出‘有特点’的推断。
但是……
九成九以上的实验研究和推论,都对神经信号传输的理解没有任何意义,大多就像是不同的人看《三国演义》,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说出一些东西,似乎还能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不会有人知道,原作者罗贯中究竟是怎么看的,大部分分析就是没有意义的。
神经信号传输的研究,国内国际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