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研究员,还包括赵院士,一起申请这种‘骗经费’的项目……还是给领导做决定吧!”
医学审核组几个人讨论着,马上把项目申请信息提交给上级,然后继续处理后续的申请。
下一条依旧是神经信号传输研究,申请方是‘中北医学附属实验室’,提交申请的是实验室主任、神经学家邓丙成。
“中北医学附属实验室,也是大型的医学研究中心。”
“邓丙成,神经学专家。”
“他要做神经信号传输的研究?肯定是‘骗经费’,但是,直接拒绝应该不太行吧?”
“这样吧,先打回让他做个详细的申请报告,报告打的正规、详细,后续就批个五万、十万经费……”
“差不多,这样就行了!”
“ok!”
“就这么办!”,!
时几毫秒,短暂的相变过程使得细胞膜稍稍变宽,正如田崎和岩佐用激光照射铂片时观测到的一样。
从霍奇金和赫胥黎,到田崎一二、亨伯格,后来还有许多的医学家、神经学家,甚至是物理学家,都对神经冲动展开研究,希望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所以,到现在为止,国际上有好多种有关神经信号传输的说法,有的甚至认为,人体的神经网络只是细胞膜的汇总,真正起到感知作用的是一个个普通细胞。
等等。
国内也是如此。
如果去找有关神经信号传输的论文,只需要打开搜索网站,就能找到许多相关的实验、结论以及推理,似乎每一个研究者都能设计相关的实验,并根据相关的结论撰写一片论文,还能以此发表出‘有特点’的推断。
但是……
九成九以上的实验研究和推论,都对神经信号传输的理解没有任何意义,大多就像是不同的人看《三国演义》,站在不同的角度都能说出一些东西,似乎还能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不会有人知道,原作者罗贯中究竟是怎么看的,大部分分析就是没有意义的。
神经信号传输的研究,国内国际都是如此。
阎学林自然也很轻松。
他听到了几个研究员的解释后,仔细想了想还是问了一句,“你们真不是为了骗经费?”
“当然不是!”
“我们是真正打算研究的,阎所长,你看看我们实验室……不做高端研究浪费了。”
“赵奕说想做这个,反正不管你们怎么样,我跟着赵奕。”
“我也是。”
“我也一样!”
阎学林听着点点头。
‘神经信号传输’的项目,差不多都能和‘骗经费’划等号,但赵奕还是值得信任的。
另外,赵奕估计也不在乎一点点经费,他想申请多少大概都能很容易批下来。
最后,阎学林还是点点头,“你们先把项目申请了,看看下来多少资金,如果不够用,所里肯定支持。”
“差多少,都支持!”
阎学林咬牙说出最后一句。
所里经费确实非常宽裕,甚至能给每个实验室配高端设备,但科研投入就是个无底洞,不省着点多少资金都能填进去。
“那就申请吧!”
在阎学林发话以后,赵奕也做出了决定,“先申请,看看再说,手头上没工作的也准备一下。”
“我刚才不是开玩笑。做,就要做好,这是个基础的大项目,我们是要做出成果的!”
“好!”
“没问题!”
“从今天开始,我就死磕这个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