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直接拒绝了,“项目经费就是项目经费,是用来做项目的,打到我账户里算什么?”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准备了。
几亿的重大项目,肯定不是赵奕一个人完成,最大的收益方是燕华大学理学院和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电子对撞团队。
科技处直接把建造工作,拨给了‘相对悠闲’的电子对撞团队负责,燕华大学理学院,赵奕领导的团队负责理论构建和设计工作。
虽然说是赵奕领导的‘燕华物理团队’,实际上,暂时就只有赵奕一个人,因为设计牵扯到保密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加入的,连高义华这种教授都不够资格,他们就算加入团队,也接触不到最核心的列式、理论,只能做点边边角角的工作。
赵奕则开始着手组建团队。
他需要一个能力强的数学物理核心团队,每个人最好都是国际级的粒子数学专家。
这就很难了。
国内倒是有相应的人才,但有些并不能加入到团队中。
赵奕暂时只想到了一个人--南城大学的黄钟。,!
到两个星期吧。”
“才两个星期?”另一个姓孙的老院士叹道,“真是够天才的,了不起呀!就这一大套逻辑下来,我感觉脑子都是蒙的。”
“其中牵扯的数学实在太复杂了,粒子数学是那种天才,才能去研究的学科。”
王弘鹤对刘泽成道,“我们要审核的就是这个吧?确实啊,难。而且得出的列式很有研究潜力。”他看向赵奕,“赵院士,你是想制造某种大型设备,来对列式进行研究?”
“没错。”赵奕点头说道。
“确实很有价值。如果这个列式是真的,就能以此找到更多反重力的方法,而不单单是超导。”
“对。”
王弘鹤还是很明白的,他和赵奕说完就对刘泽成说道,“我看啊,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确实值得研究。”
其他老院士跟着说道,“我也这么认为。”
“反正是赵奕研究出来的,就投入经费造吧。”
“最少审核是没有问题的,肯定是很深奥的数学,说实话,我还是没有完全懂,但能理解的部分,感觉都非常有价值。”
老院士们肯定了列式内容,随后就都悠闲起来,似乎只等着刘泽成宣布结束了。
可是刘泽成没有说结束,而是道,“那明天再继续?”
“还继续啊?”
其他老院士没有说话,赵奕都感觉头疼了,“这个审核要所有都讲解吗?真是很难啊。”
他都感觉头大了。
他的研究才花费半个月时间,这个讲解一个列式就用了三个多小时,要是把所有列式讲一遍,保守估计也要两个月以上。
王弘鹤奇怪的问道,“不是结束了吗?”
“结束?”
刘泽成苦笑着摇摇头,“这只是其中一个列式,赵院士总共完成了八十一个。”
“……”
“……”
会议室那所有的老院士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八十一个?
赵奕讲一个就花了三个多小时,而他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等于说讲解比研究用的时间更长?
更主要是,他们连一个都没能理解透彻,还有很多地方搞不清楚。
他们互相看了看,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有问题了。
……
赵奕感觉很心累,讲一个列式都用这么久时间,后续还要讲八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