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签字认可赵奕的研究,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
刘泽成做出了决定,就很干脆的上报了消息。
很快。
最高层领导得到了消息,也感到非常的惊讶,科技处的几个领导,都被叫过去问询,还召开了一个小会,会议进行了有十几分钟,就直接决定批复了项目。
这么快做出决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因为项目是赵奕申请的,赵奕就是科研的金字招牌。
第二就是项目经费,也不是必须要重视的。
几个亿的资金,放在最高层领导眼里,真是什么都算不上,他们的眼中是国家整体发展,各个省份的建设发展,牵扯的资金动辄过百亿,科研投入几个亿的项目,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最高领导会议上就说了一句,“我了解过赵奕设计的战鹰飞机,很先进啊。但是,想要造出来,花费也不是小数目。国外的f-35,一架就要两个亿美元。”
“如果赵奕院士认真对待战鹰-1的后续完善工作,我想,能很轻松的给国家省下十亿、二十亿。”
“高端反重力的研究,只是几个亿的科研项目,相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呢?”
“……”
项目快速审批下来。
科技处对待过亿重大项目的申请,还是第一次如此的迅速,连经费都快速准备到位。
刘泽成甚至打电话过来,问赵奕是否要把经费打到他的账户上,就好像是要把钱送给赵奕一样。
赵奕直接拒绝了,“项目经费就是项目经费,是用来做项目的,打到我账户里算什么?”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准备了。
几亿的重大项目,肯定不是赵奕一个人完成,最大的收益方是燕华大学理学院和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电子对撞团队。
科技处直接把建造工作,拨给了‘相对悠闲’的电子对撞团队负责,燕华大学理学院,赵奕领导的团队负责理论构建和设计工作。
虽然说是赵奕领导的‘燕华物理团队’,实际上,暂时就只有赵奕一个人,因为设计牵扯到保密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加入的,连高义华这种教授都不够资格,他们就算加入团队,也接触不到最核心的列式、理论,只能做点边边角角的工作。
赵奕则开始着手组建团队。
他需要一个能力强的数学物理核心团队,每个人最好都是国际级的粒子数学专家。
这就很难了。
国内倒是有相应的人才,但有些并不能加入到团队中。
赵奕暂时只想到了一个人--南城大学的黄钟。,!
到两个星期吧。”
“才两个星期?”另一个姓孙的老院士叹道,“真是够天才的,了不起呀!就这一大套逻辑下来,我感觉脑子都是蒙的。”
“其中牵扯的数学实在太复杂了,粒子数学是那种天才,才能去研究的学科。”
王弘鹤对刘泽成道,“我们要审核的就是这个吧?确实啊,难。而且得出的列式很有研究潜力。”他看向赵奕,“赵院士,你是想制造某种大型设备,来对列式进行研究?”
“没错。”赵奕点头说道。
“确实很有价值。如果这个列式是真的,就能以此找到更多反重力的方法,而不单单是超导。”
“对。”
王弘鹤还是很明白的,他和赵奕说完就对刘泽成说道,“我看啊,没有任何问题,这个确实值得研究。”
其他老院士跟着说道,“我也这么认为。”
“反正是赵奕研究出来的,就投入经费造吧。”
“最少审核是没有问题的,肯定是很深奥的数学,说实话,我还是没有完全懂,但能理解的部分,感觉都非常有价值。”
老院士们肯定了列式内容,随后就都悠闲起来,似乎只等着刘泽成宣布结束了。
可是刘泽成没有说结束,而是道,“那明天再继续?”
“还继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