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申请报告写的也不详细,似乎还牵扯到反重力问题。
科技处干脆把报告递交给了高层,他们可没有权利做这种决定,而高层领导早就知道消息了。
赵奕知道科技处无权决定,他只是‘象征性’的打个报告,毕竟名义上他只是个大学教授,申请做研究还是要科技处审批的。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把报告递交给了高层领导。
仅过了两天时间,赵奕就收到了消息,让他去一趟首都行政中心,会见一下相关负责的高层领导。
这次真的是非常重量级的实验申请,赵奕到了地方以后,发现高层还真是很重视,进的小会议室有好几个人等着,每一个都是重量级人物。
他们似乎是准备做‘三堂会审’。
赵奕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考验’,哪怕是做院士评选的时候,他进去都是被‘催着离开’的,而不是真正去做什么论述。
眼前就像是个‘申请面试’,他需要详细的说明自己申请的实验,最好是能说服会议室的高层们。
赵奕表现的倒是很淡然,他并没有紧张之类,而是坐下来轻松道,“我就直接说了,这个实验是临时想到的,在核所的时候。”
会议室的人不由得扯扯嘴角。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做项目申请报告,都会非常认真的做说明,肯定会说起实验有多重要,怎么也不会用‘临时想到’的形容。
临时想到?
一听就觉得不认真啊!
赵奕继续道,“简单来说,在反重力的区域做核试验。”
“我的理论中,任何带质量的粒子、物质,当然也包括原子核,都会受到来自空间的挤压。”
“这种挤压可以理解为是引力的来源。”
“原子核同样会受到空间的挤压。虽然原子核内部,主要是强力和弱力作用,但空间挤压无处不在,也肯定会起到一些微小的作用。”
“如果空间挤压大大减小,当然不会影响到稳定的原子核,但是,不稳定的原子核呢?”
“正在发生核聚变或裂变的原子核,都是不稳定的,而核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失去了空间挤压的作用,也许就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我想希望能看到这种‘意外’。”
赵奕说的非常认真,之后却马上补充一句,“当然了,也许没有。”
他不会把话说死。
“这说不一定。”
“但我认为,即便只是存在极为微弱的可能性,也应该试试看!”,!
的肯定,而人类对微观世界、对宇宙的了解并不充分,甚至可以说,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理论可提升的空间很大,做理论研究再去研究技术,才是最正确的方向。
现在的核物理研究多集中在技术上,而不是去挖掘没有发现的理论,等于只是希望从技术上,追赶国际最先进追评,而不是真正去做研究。
但是……怎么挖掘呢?
晚上半躺在床上的时候,赵奕眉头紧锁的思考着,他不断梳理着过去的研究。
包括粒子的边界理论,对引力、强力的解析。
包括对空间的解析,神灵的密码列式。
也包括反重力的研究。
等等。
这些都可以说是他基于做出的理论研究,也都可以算作是粒子物理、理论物理。
核物理也是理论物理。
最开始是从实验角度出发,利用数学去推导微观世界所发生的现象,也使用数学的方式去做计算。
核物理属于理论物理的一种,只不过研究对象是原子核,而他之前的研究都是针对最微小的粒子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