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可大可小。
内部反应变的充分也许和装置、材料、环境等有关,就像是燃烧一块木炭,火力高、持续时间长、空气流通速度快,都会让木炭燃烧的更充分。
如果设置了同样的的材料、环境、时间,燃烧的更充分就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原因了。
“什么原因呢?”
“难道和反重力有关?”陈泽书琢磨起来,也直接问道,“赵院士,如果真的是反应更充分,你怎么看?”
“应该是和空间阻隔有关。”
赵奕肯定的说道,“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去论证。我们还是先等一等,看看所有的数据,以及最后的检测结果。”
“好!”
陈泽书笑道,“我忽然更期待了!”,!
;实验收尾。
核所团队的技术人员,汇总过来一大堆的数据,后续还会进行各种详细的检测。
每一次的实验都是如此,最重要的还是收集到的数据。
陈泽书认真看着电脑上的数据,也给旁边的赵奕不断讲解着,讲了好几条以后,说道,“看现在的数值,和上次时间差不多。”
“上次?”
“就是五年前做的一次,同样的实验。”陈泽书解释道,“是为了论证裂变功率。”
他说着继续道,“如果只是看这些汇总的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常。”
这是令人失望的。
如果核裂变试验和上一次数据差不多,就等于说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实验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当然等同于失败。
赵奕抿了抿嘴,说道,“陈院士,能让我仔细看看吗?”
“当然可以。”
陈泽书站起来挪开位置,让赵奕坐在主位,“需要我帮忙吗?”
赵奕道,“有没有上一次实验数据?我需要完整的。”
“里面就有。”
陈泽书帮着打开所在文件夹,里面有一大堆的数据文件。
这些实验数据内容非常繁杂,甚至详细到实验过程每个时间点,检测到的数据记录,有些标识则纯粹都是代号,就只能看数据分析、总结。
陈泽书也一边指着电脑,一边做着讲解,“每一个部分的下面,都有分析和计算报告。”
“分散的数据没有意义,最后还要看总体数据……”
赵奕边听边点头,仿佛是听懂了意思,实际上,则是快速浏览着内容,和现在的实验数据做对比,他不需要全都弄明白,只需要使用《相关率》,来联系两者的关系。
在连续不断浏览的过程中,赵奕也在不断的利用《相关率》比照数据,寻找着可能会有问题的地方。
十几分钟后,赵奕忽然停了下来,他盯住了一个位置,随后他马上快速翻阅其他记录,找寻同样位置的数据,表情也变得极为认真。
“怎么了?有什么发现吗?”陈泽书有些不明所以,他可不认为赵奕能发现什么。
外行人,哪怕是理论物理学家,只要没参与过核试验相关的数据汇总工作,想要看懂数据报告都很困难。
另外,赵奕才看了十几分钟,十几分钟能有什么发现?
不可能的!
虽然赵奕翻阅数据文件的速度很快,但大概也只是粗糙浏览一下,看一看数据分析结论而已。
陈泽书是这么想的,对赵奕的反应顿时很奇怪。
这时赵奕点了点头,认真指着一个地方说道,“陈院士,你来看看这里。”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