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砰!”
似乎连一秒钟都没有延迟,下一刻护卫舰的中心就冒出了火花,并很快变成了火光冲天,持续了二十多分钟以后,舰船慢慢的沉了下去。
“还真是啊——”
“击沉了!”
“可是,怎么击沉的啊!完全没看到有什么东西,难道是自爆?”,!
不像汽车加油那么简单,但又不至于向普通核聚变反应堆那么复杂。”
“也就是说国内即将拥有成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只是不知道使用的成本怎么样!”
“如果能够放在宇宙飞船上,成本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最主要是这个技术可以带动制造宇宙飞船。”
“最下层就是大型的人员舱了,其中肯定包括大型的反重力装置。”
舆论中大量的讨论,差不多把宇宙飞船的构架分析出来了。
宇宙飞船的概念图,也被认为是未来宇宙飞船的标准模型。
其实宇宙飞船的概念图,外表看起来并不完美,比起一些科幻电影中的飞船来说,美观上还是要差一些的。
但是,这张概念图很真实,各部分的功能显而易见。
当看到官方发表的内容以后,国际上好多的机构,都希望参与到宇宙飞船工程项目中,因为宇宙飞船工程项目,肯定会包含一些最新的高科技,而这些高科技是他们所不具备的,甚至从理论基础就是不理解的。
原本没有宇宙飞船项目还好一些,有了宇宙飞船项目以后,不参与进去就等于是落后,其他参与进去的机构,不管是从技术也好、理论也好,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就是利益。
宇宙飞船项目绝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牵扯到一点点都是以亿来计算的资金。
如果一个中型的制造公司参与进去,甚至都不再用未来的订单发愁,也许还能够大的提升制造技术。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
但是,想参与进去并不容易,因为科学是存在国界的,其他机构不是想参与就能参与,还必须要应对一些其他压力。
比如,宇宙飞船项目公开以后,甚至有舆论宣称,要求国内相关机构公开最新科技的理论内容,甚至是要求公开所有的技术内容。
他们谈到的重点就是太空穿梭技术的启动技术。
这项技术被力学研究所命名为‘能量射线技术’,因为他们在研究神秘射线的过程中,发现神秘射线可以增强能量。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没有任何科研机构在研发出一项新的技术以后,会很大方的在国际上公开出来。
舆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这时,忽然有消息称,国内顶不住舆论压力,决定公开z波技术?
这个消息听起来就像是假的,很难想象会因为舆论的压力,就公开一项前所未有的高科技。
但是,仔细想想又像是真的,因为消息中谈到了‘z波’。
之前国际对于z波的称呼都是能量射线,他们并不知道‘z波’这个词汇,传出消息以后,才知道国内的定义是‘z波’。
“能量射线,为什么叫z波?”
“这个命名很有意思呀,难道是因为赵奕?据我所知,汉子‘赵’的拼音首字母是z。”
“也许是zero?零波?”
“零波,似乎也说得通,如果是零波,也就表示,z波是‘虚射线’,并没有实体的粒子能量?”
“有道理——”
一大堆混杂的评论,竟然也能猜出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所以说,民间确实有很多高人。
舆论消息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