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星公司的财务状况刚一披露,就引起了巨大的舆论热议。
“上上个季度亏损了四十多个亿,上个季度直接盈利一百二十个亿!”
“这不是开玩笑吧?”
“无限动力汽车,真是好赚钱啊!太赚钱了!”
“不过也正常的,超高科技,利润率肯定高啊!”
“据说奕星已经向二十七个国家,申请售卖无限动力汽车,已经有一些国家同意了!”
“以后国外也能买到无限动力汽车,销路肯定更广了!”
“据说国外会卖的更贵一些,到时候,卖车收入肯定会更高!”
“别总是盯着卖车赚钱了!你们没注意到吗?奕星的研发投入,平均每个月都有十个亿啊!”
“是啊,超级高!”
“奕星的支出大头都是研发,他们就是科技企业,研发支出都快赶上那些国外顶尖的大公司了。”
“估计以后会更高!”
“不过——”
有人想到了关键,“这个时候,奕星突然披露财务、营业状况,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差不多就够用了。
现在要进入到小型太空飞船的研发,就需要高科技的制造基础,来不断实验各种技术。
在研发小型太空飞船的同时,还需要向上级申请建造独属于奕星的反重力推进器。
“我们不可能总是借助于航天局的反重力推进器,来运送我们的卫星和飞船。”
“那样,未来会支出很多费用,而且很不方便。”
“我们也需要掌握制造反重力推进器的能力,单独研发、制造,单独使用。”
等等。
奕星内部讨论未来发展,做了一大堆的计划,每个计划似乎都非常重要,根本就不可能延后。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
公司的扩大计划迫在眉睫,必须要招聘更多的科技人才、制造人才,还有方方面面的人才。
各个部门也要大幅度扩张,才能满足各领域研发的需求。
当公司的规模、人数不断扩大,财务、后勤、法务等部门,都必须要增加人手。
一系列的计划,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持。
钱,从哪里来?
无限动力汽车的售卖,确实赚了很大一笔钱,但相对于要进行的投入,依旧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未来一年时间,我们最少在研发上投入超过八百亿以上的资金。”
“按照现在的速度,我们最多发射三台聚能卫星,只能售卖不到六万台汽车,同时,聚能卫星传输的光能,也无法覆盖其他领域。”
“这些会大大拖慢我们的发展速度。”
“所以,我建议,公司应该进行地二轮融资!”
公司内部不断的讨论后,得出了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的结论,想要有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否则就只能慢慢的发展。
如果是依靠无限动力汽车售卖回收资金,然后再投入到研发中,速度就实在是太慢了。
赵奕也希望发展的速度更快一些,他可不想看到一切技术成熟,却因为资金有限,就只能慢慢的发展,过了几年以后,依旧受到金钱的限制,导致本来拥有的技术,根本就无从发挥出来。
所以他同意了进行融资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