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礼,全是上位者约束下位者的幌子,臣和民不遵礼,是大罪,可皇帝不遵礼,却是无伤大雅。
且先帝毒杀先先帝,坑杀贤臣忠良,皇帝没对其鞭尸,已经是大慈大悲了,易章还想叫陛下为先帝大办丧事,岂不是天真?!
他莫不是当新帝还是先帝,为了那虚妄的贤名,能由着他一个臣没事在朝上撒泼惹事,一忍再忍?
不得不说,朝臣对易章十分了解,只见他说完这话,不仅没有一点害怕,竟还微抬下颚,一派大义凌然。
卿流景略略挑眉,唇角的笑意渐深,然,星回和若谷瞧见这笑意,却在心里暗叹,易大人惨了。
“易御史,朕问你,前朝是不是有一帝,在初等大宝之际,于先帝陵前,鞭帝之尸身三下?”
“有。”
“此事是否违礼?”
子鞭父尸,本该大逆不道,奈何那位先帝身前做下太多荒唐事,坑得百姓揭竿而起,致天下混乱。
新帝登基,为平民愤,不得不听从朝中大臣的建议,于陵前,鞭笞先帝尸身三下,以求稳住乱世。
待天下归于太平,数位朝臣为替新帝粉饰,写下大篇长文,盛赞新帝鞭笞父尸,乃纯
孝之举。
文称,帝在阳间鞭帝尸身三下,可抵消先帝身前犯下重罪,如此,先帝去到地府,可避过十八层地狱的折磨。
易章目光一闪,心里划过一股不详的预感,难道说,陛下提及此事,是想效仿那位新帝,鞭先帝的尸?!
“易章,回答朕!”
“回——回陛下,不违礼。”
“那位先帝之荒唐,比之朕的皇伯父,如何?”
果然。
易章终觉害怕,他后背一抖,扑到地上:“臣……不知。”
“好一个不知!”卿流景冷笑,“先帝生前犯下多少大罪,昨日易御史在九尺高台前,当是听得一清二楚。
朕秉着人死为大,不欲和先帝再计较的态度,想叫他早早入土,就此揭过此事,可易御史却道,朕这样做,有违礼制。
好,那朕就如易御史所言,遵礼而行。
明日,先帝入土前,由易章代替先帝之子,于陵前执鞭,鞭笞先帝尸身三下,以聊表皇子们的小小孝道。”
易章顷刻间泪目。
那位新帝之所以敢鞭笞其父,是因为他是皇帝,可他不过一个臣子,若真敢执鞭,笞先帝尸身,易家从此还要不要在陵阳活?
“陛下饶命,臣知错。”
“晚了!”卿流景面色一沉,“帝有命,臣当遵,是古礼,更是法度!臣若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