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青然挑眉,“你认识我?”
掌柜弯腰笑道:“小的哪有福气认识郡主您呀,小的是听说的,昨儿街上传遍了……”
掌柜指指东面苏府方向,嘿嘿一笑,“郡主赏脸里面请,咱们慢聊?”
日头正晒,掌柜的挺上道,虞青然颔首。
“其实小的也是这铺面上的老人了。”
掌柜姓胡名柴,他泡了杯茶,递到虞青然面前,“清溪的铁观音,郡主请尝。”
茶香四溢,确是好茶。
“铺子随夫人陪嫁时我们哥几个都在,那时是瓷器铺,咱们每年盈利有这个数。”
胡掌柜沾了水在桌上写,茯苓凑过头看,“这么多?!”
“那可不?”
胡掌柜隐隐自豪。
其他都是死物,铺面是会下蛋的鸡,虞青然觉得亏了,这些营收都该要回来的。
“现在怎么变成米行了?”茯苓问道。
胡掌柜眨眨眼,“郡主可记得前几年灾荒,颗粒无收,粮价疯涨?”
茯苓奇怪道:“所以才改成米行?咦,那也没用啊,米价都涨了能赚到银子吗?”
胡掌柜神秘一笑,“在灾荒之前,东家就让改了米行,囤了大量粮食,然后出手,净赚百万两。”
茯苓不信,“你们能未卜先知?”
“谁知道呢?”
胡掌柜耸耸肩膀,继续道:“咱哥几个都是干瓷器这行的,东家非要改铺面时,其他几个掌柜都走了,就我老胡留下来了。”
“为什
么?”
胡掌柜看着虞青然笑道:“在东家手底下混口饭吃,东家让开什么店就开什么店,我老胡手艺不精,也没那志气。”
这老狐狸,在向她投诚呢。
刚才的伙计捧来账本,胡掌柜递给虞青然,“郡主请过目。”
灾荒后几年粮价一直居高不下,挣的银子不少,但近几年风调雨顺,粮价平稳,账目就不算好看了。
合上账本,虞青然问道:“让你们改米行的东家是……”
“苏大小姐。”
果然是苏以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