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411章 刘敏2(第2页)

第411章 刘敏2(第2页)

四管齐下计谋的第一管是防疫治疫、歼灭党项李继迁。

第一管任务已经完成,剩下来贩运盐巴、贩运煤炭、贩运石油三管任务是来钱的门路,卢成玉便决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因此,在刘敏、赵元佐在甘州回鹘国祁连山饲养马匹期间,卢成玉的天祥军便就马不停蹄地做盐巴、煤炭、石油买卖。

石油贩运的领导者主要是宋城、王明理、王明宽、王水泉、王子英、王吉祥6人。

宋城当时由于过了年龄不能加入天祥军,但刘敏将他留下来;宋城竟然成为生意行道的能手。

宋城和王明理6人带领边兵贩运石油的同时,组织人从石油里面提取石蜡做柱状蜡烛。

柱状蜡烛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宋辽两国民众的热捧。

宋朝建国以来跟辽国、西夏的战争不断,可是两边的榷场一直没有中断;两边的商人可以在榷场上交易、购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辽国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频繁迁徙;柱状蜡烛最适应在帐篷里面照明,而且收取方便。

辽国商人从榷场上购买到柱状蜡烛后在牧区一亮相,辽国境内的牧民蜂聚而止;购买力极强,有些干脆用牛羊马匹兑换;更就增加了商人的收入。

辽国商人将用蜡烛换得的牛羊马匹想方设法弄到宋国这边来,宋国缺少的就是牲畜,尤其是马匹不是缺少而是紧缺;得到辽国商人偷运进来的马匹,卢成玉高兴得不得了,不断地给天祥军配备马匹;而且派出上万人助力蜡烛生产。

蜡烛、煤炭、食盐的贩运给天祥军增加了巨大的财力;天祥军3万兵士和几万家属近乎10万人的衣食住行得一解决。

卢成玉率领天祥军回到京城向宋太宗报过喜,继续驻扎在踊路街军营。

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时由于后勤保障不足,竟然张口向卢成玉借粮借款。

卢成玉没有拒绝,给北伐军队送去大量给养;天祥军也就没有作为主力上前线跟辽军拼刺刀,倒是做了后勤保障部队。

卢成玉不以为然,他觉得打仗打的是粮草;乐此不疲地指挥军队往返于后方和前线保证粮草源源不断送往前方。

那知雍熙北伐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卢成玉郁郁寡欢地返回踊路街军营指挥天祥军日夜操练;打算向辽国讨还血债,但宋太宗撒手人寰了。

宋太宗弥留之际,卢成玉以驸马身份要求进宫探望,可王继恩传达李皇后懿旨:凡是带兵的人一律不能进入宫内。

卢成玉无奈,后来才知李皇后、王继恩等人搞“政变”差点废立了太子赵恒。

卢成玉正为这事发熬煎,刘敏和赵元佐赶来了,三人亲切地交谈一番;刘敏说明日真宗皇帝要升朝,他们要在朝会上相见。

第二天一大早,刘敏、赵元佐、卢成玉、呼延瑾儿、火仁甫一行人便提前来到垂拱殿前面。

几人全是戎装,刘敏的装扮是:身着红色长战袍,上裹一副黄金锁子甲,脚蹬软底珍珠绣头靴,头盔是银白色上面垂掉一只红缨穗;箭袖小衣外罩一件杏黄色披风,丹凤眼,掉梢眉,身段苗条,皮肤细嫩,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凭添几分诱人风情。眼眸慧黠灵活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却不失飒爽英姿,温文高雅的将军气色。

刘敏站在垂拱殿前面的石台阶上凝视着文武大臣头上戴着的长翅帽子,和身上颜色不同的朝服;心中便就犯了叽咕。

宋朝官吏头上戴的长翅帽,发明者无疑是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坐上龙椅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

一天早朝,赵匡胤正在听取某个大臣的奏章,发现两侧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

赵匡胤心里有点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想出个办法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

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