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冷香丸的坛子埋在院中树根下,白天屋里院外都有人,那就肯定是夜里被人盗了去的。
()但夜里薛家所在的院子也是关门落锁,不允外人进出的。她们娘们寄居荣国府,为了自己的安全门禁也是极上心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是自家人里出现了内贼,那他为什么要偷冷香丸。但如果是外人做案,又为什么放着薛家的财物()
不偷而拿那些只有宝钗需要的冷香丸?
∵外乡人提醒您《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不排除里外策应,用偷冷香丸的方法要挟她们娘们。
宝钗渡过了最初的慌乱也跟薛姨妈一样想到这里,娘俩个都沉着脸回了屋子,一左一右的坐在那里谁都不言语。
以后的日子又要怎么过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原本就已经人心慌慌了,偏在这时屋漏又偏逢连夜雨。既王夫人派人传出金玉良缘之事后,宫里的元春又派了个小太监出宫传口谕。
一边训斥宝钗行为有失,规矩有瑕,一边又赏了宝钗一对镶宝石的金钗,说什么前儿太后赏下来的,她一瞧见就想到了宝钗,特意让人捎给她。
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的,就是想要忽悠麻痹宝钗在她挖的坑里呆过花期。
除此之外,元春派来的人还给李纨和贾兰送了东西。并且一副亲姑姑关心亲侄儿的模样让人嘘寒问暖了一番。
怎么说呢。
并没有元春想要的效果就是了。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初一到初二贾家要在清虚观打平安醮,然因着初一前出了这么多的事,所以这二天平安醮虽然也打了,□□国府的人却没一个去的。
就花钱请戏班子去清虚观唱了二天戏,应付了事了。
这还是王夫人惦记她闺女,不想她闺女的话掉到地上才让人去操办的,不然肯定是混忘过去了。
元春如今办事越来越没章法了,不过她也不在乎就是了。
无他,被宁望雪那些心声弄得。
天天都在想着自己和荣国府会不会凉,会怎么凉,什么时候凉。
都注定要凉的人了,她除了想要最后看看有没有办法力揽狂澜外,哪还有心思关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
当然了,元春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荣国府有一天真的落败了,那宝钗绝对是最适合她们二房的掌家媳妇。
荣国府这些纷纷扰扰的事并未对宫中的黛玉和宁望雪造成什么影响。
初二进宫,初二见了元春,初四又与皇太后与姜皇后包了小半天的棕子打发时间,初五便换上品阶大妆参加了端午宫宴。初六休息一天,二个带着五彩线的小姑娘全都双手托腮的坐在宫门的门坎上盼下雨。
端午节要吃棕子,要挂葫芦,要用艾蒿洗手脸,还要系上五彩线。五彩线要等到端午后下雨的时候丢到水里看它飘走,如果一直不下雨那就要一直戴着。
二人的五彩线都是手最巧的黛玉编的,很精致也很好看,虽然下雨了就要丢掉它们,但二人还是眼巴巴的盼着下雨。
就像是在等端午节最后一个步骤一般。
下雨了,这个节也就彻底过去
()了。
就在二人盼下雨的时候,太上皇那边又动了南巡的念头。
上一次南巡,因中途出现刺客以及先太子自戕而草草结束。这一次,他皇位都禅出去了,总不会再有什么事吧。
就是再有什么事……太上皇斜了一眼不远的明旭,反正朕也没准备带着他一块南巡。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出门,还南巡?
明旭一言难尽的看向太上皇,总觉得太上皇在作死。
这把年纪了,舟车劳顿本就辛苦,却还要这种时节出门,他真担心去的是活人,回来的是灵柩。
“要不,我陪着父皇北巡吧?”北边相对凉爽些,往北边去也能少遭一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