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州前符部宗伯祝立函修士,于甲辰年二月十三羽化,享年二百九十八岁……”
“应其生前要求,叶落归根,不日将返回函赤郡。”
看到这则讣告,赵林心中一动。
讣告虽短,却能看不出少东西。
羽化的本意是羽化成仙,是对修士去世一种委宛的说法。
二百九十八岁去世,而且用了享年的字样,那么说明肯定是筑基后期修士。
因为筑基后期修士的寿元在三百岁上下,能活到二百九十八岁,已经是高寿了。
宗伯是符部的最高职位,能以筑基修士掌管一州的符道,在道法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
毕竟这里是修仙世界,光有才华和能力不行,必须有实力背书。
筑基后期修士,实力过人,遗体即将返回函赤郡……
“多谢许老。”
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书籍,因为年代久远,看的人不多,很多书皮上都落了一层灰尘。
“行,十天之内还书免费。超过十天,每三天收一个灵币,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管家拱了拱手,转身回府,走进灵堂,对一名全身披麻戴孝的老者说道:“府主,有客来访。”
这是赵林从讣告中读出的信息。
说罢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行至府门,热情地对赵林道:“老夫祝怀石,小友可是灵道院的赵林?”
祝府位于松玉峰山腰高处,规模不大,但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静。
祝怀石和胡至成面面相觑,不知道赵林这是唱的哪一出。
一方面是为了传承经验,另一方面是希望留个好名声,同时赚取一些善功。
想到这里,赵林看了一眼坊报上的日子,估计遗体已经抵达函赤郡,离入殓最多还有三天。
不过玉简是最近百年才大规模推广流行开来,因此藏书阁中的旧书仍以纸质为主。
“许老,请问本郡筑基修士的著作放在何处?”
赵林猜测祝立函应该也不能免俗。
他想到一个问题:自己跟祝家非亲非故,上门就要求给死者抬棺,行为过于唐突,搞不好要给人轰出来。
胡至成知道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告了个罪,请祝怀石走出灵堂,说道:“那如果说,赵林外出执行两次任务,善功累加起来超过五千呢?”
宗门对善功一直控制得很严格,普通炼气境修士没有五年八年,很难积攒出这么多善功,更遑论一名灵道院弟子。
赵林道了声谢,快步走过去。
赵林一脸肃然,语气低沉:“听闻祝前辈羽化的消息,特来吊唁。”
修仙界的丧葬风俗与凡间相似,送葬过程有入殓和进棺的步骤。
成为抬棺人,在入殓的时候就可趁机接触遗体,追溯祝立函的法术。
开门的是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人,腰上扎着白色孝带,上下打量赵林,有些疑惑地问道。
赵林站起身,沿来路返回集市,向人打听祝府的所在。
书的名字是:水冰两行法术初探。
许姓老者被赵林的几个条件晃得有些头晕,怔了一下,指着藏书阁北侧的一排书架说道:“你到那边找找,有年头的书都在那里了。”
赵林回忆在凡界时的送葬过程,思索一阵,忽然灵机一动,“有了,抬棺!”
胡至成耐心解释道:“小婿在善功殿做事,清楚这些内幕,怎会欺骗太岳?”
修士成就筑基境之后,大多会著书立说。
“苗可法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他以炼气境的身份,修出两门圆满级法术。但这样的成就,对筑基修士来说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赵林走出藏书阁,趁着天还没黑,马不停蹄地赶往祝府。
赵林虽然抱有特殊的目的,但看了一阵,便不知不觉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