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管事命人把船上的灯笼全部点亮,又找了几个会水的船夫搭小船去救人,大船就停在不远处等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大船会在船尾处捎带上一艘小船,就是为了防止出意外,现在正好用的上。
崔叙等人站在船侧,就着火光等待着,大理寺众人大部分都是旱鸭子,这个时候也只能干看着。
百里谦和柳锦书也得了消息,披着外衫过来瞧一眼,见桑榆也在,柳锦书连忙问道:“你可好些了?”
桑榆笑笑,“好多了,刚出来就遇到这样的事,也是碰巧了。”
柳锦书道:“我听说这水道上偶有水匪,常常会在湖里使些肮脏手段,将来往船只弄坏,趁机谋财害命。”
桑榆惊讶道:“竟有此事?朝廷不管吗?”
“哎,自古以来匪患就未曾绝迹过,光靠官府出马是赶杀不尽的。”柳锦书感叹道:“我家中有一族亲就是在运河上没的,当时祖父还请当地刺史出动水军,都未曾将他们拿下。”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水运相
当发达,那四通八达的水道连接着大大小小的湖泊水河,水匪都是对这些河道极为熟悉之人,事先设下埋伏,抢完就走,谁也拿他们没法子。
官船和大家族的货船还好些,成群结队的出现,若是遇到落单的客船,那当真是危机重重,崔叙开来官船,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说话间,已经有不少人游到了船的附近,秦伯立刻命人放下绳索,将人拉上来。
也许是他们的船看起来就很富贵,上来的人连休息都没有,直接跪地拜谢,口呼,“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云云。
他们的身上已经湿透了,初春的晚上还是有些凉意的,冷风一吹,冻的直哆嗦。
崔叙摆了摆手,让秦伯将人带下去烤火。
桑榆只看见一眼就移开了,那些上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船夫舟子,也只有他们能游的这般快,她比较在意的是,去接人的小船拉回来几个看起来极为特别的人。
那几人应当是船上的客人,还都是不会水的,其中有三个长得魁梧的胡人,以及两个俊秀的小郎君还有一个遮的严严实实,看身段应该是个小娘子。
桑榆看着那三个胡人一上来就吱哇乱叫的厉害,那副暴躁的样子和动作瞧着十分眼熟。
“唉唉,这三个不是那个谁吗?”刚刚从船舱中出来,还一脸苍白的周良才嚷道:“就是那个,在石榴县的。”
石榴县?桑榆恍惚了一下,然后猛地想到,“醴
泉县,许娘子一案中的那个三个胡人!”
可不就是他们三个吗?桑榆对他们可谓记忆犹深,当时他们三个因为妨碍公务,被直接给抓到牢房关了起来,还是袁大郎去求他们放人的呢!
现在看他们这样遇到事儿只会乱叫的样子,还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