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黄金救人时间不能耽误,不齐心协力的话,恐怕会错过最佳时间,之后因救治不及时而死的人会更多。
她想了想,把怀中的女童递给身边的侍卫,捡起一块木棍以及散落在地上的铁锅,也不管原来是做什么的,“砰砰”地敲了起来。
敲击声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分外响亮,不少百姓循着声音看了过来,那一双双眼睛写满了无助和祈求。
桑榆见众人的眼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她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喊道:“本官乃是大理寺评事,受圣人调遣,前来江南巡查,尔等遭遇天灾,本官倍感痛心,为了尽快救人,吾命令:所有差役仆从,无论其受雇何人,即刻起,一律听从本官调遣!”
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好半天没有回过神,呆呆地看着站在一堆废墟中的女子,不知如何反应。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和泥土味夹杂在一起,刺激着众人的大脑,女郎衣着简单、头发在风中凌乱不堪,身旁站着两个高大的侍卫,她手中拿着的令牌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微光。
那像是水中燃起的火,虽然小,却带着无限希望,
“吾皇万岁!”有一个赤身大汉最先跪下。
“吾皇万岁!”更多的百姓跪了下来。
紧接着,平民商贾、书生贵人全部都跪在了地上,对着桑榆的令牌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没有在意桑榆是谁,也没有人计较她是个女子,他们只知道,在他们最为难的时候,这个站在高处的女子能将他们从深渊中拉出。
百姓们极高的配合度给了桑榆莫大的信心,她很快将没有受伤的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分配,先救那些能看见的、尚有气息的百姓,然后在到废墟里挖人。
一些胆子大的小娘子和老妇人也跑过来搬杂物,抢出粮食,这些粮食都不能泡水,泡久了就都不能吃了。
人性有恶,可也不能否认善的存在。
这时,有一个老者在家仆的搀扶下找到桑榆。
“这位差爷。”老者对桑榆的称呼极为客气,语气带着几分敬意,爽快地说明了来意,“老夫周良,家里开了一件裁缝铺子,虽然不大,但还有些存货,我想着晚上天黑,总要有些衣物避寒,不如请差爷叫人帮忙抢出来,也好趁太阳还烈晒干些。”
桑榆大喜,“如此甚好,不瞒老人家,突降天灾,我也急的慌。”
洪水冲散了房屋,大部分的百姓家都没了,只有住在高处的一些人家幸免,白天还好,到了晚上,恐怕无力安排,如果有些床铺被褥,哪怕是在外面搭个棚子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周掌柜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
桑榆连忙问清方位,喊了几个人,在周家伙计的带领下朝着裁缝铺而去。
惊喜还不止这一个,很快又有其他的人来请桑榆帮忙挖东西,表示愿
意捐献出去,其中粮食居多。
百姓大多纯善,做生意之人都讲究个因果善缘,江南地域的商帮是天下三大商帮之一,商人大多是儒商,在有困难的时候,还是愿意伸出一把手救个急。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自私自利的,带着自己家的下人仆从偷偷地跑去抢自己家的粮食,桑榆一概不管,只是把这些愿意捐献的人名字记在心里。
一直忙到午后,去寻人的娄大终于回来了,他带来了两个大夫和一些伤药,还有十来个不良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