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大理寺断案实录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发(第1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发(第1页)

崔叙蓦然转身,就见桑榆正大步朝自己走来,她的步伐又快又急,刚刚换上的新衣裳又一次沾上泥污。

见她这般活泼轻快的样子,崔叙按捺下心中的喜悦,“路滑水深,你何苦来此受罪?”

“我睡了一觉身子已经大好了,在宅子里呆着也不安心,还不如来帮忙。”桑榆三两步来到他的身侧,语气真诚,“多一个人伸手也是好的。”

谈明府显的急切多了,“桑小娘子方才说要百姓自己动手?如今民心不稳,怎好叫他们做事?”

桑榆道:“为何不可?这里也是他们的家园,想要渡过难关,光靠官府的人是不够的。”

“你有所不知,百姓难驯,遇到天灾人祸只会想着怎么活下去……”谈明府只当桑榆年轻,不知道民间百姓有多么难管。“总之,人心险恶,他们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平时大家互相帮助,可是到了这种时候,吃喝不保,居无定所,他们就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打砸抢烧、偷摸盗窃,无所不用其极。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这么做过,官府组织他们自救,可到头来适得其反,最后还是出动官兵才镇压下去。

谈明府的一席话让桑榆幡然醒悟,是她想的太简单了,她生在衣食无忧的和平年代,大多人都接受过教育,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大家会相信国家的力量。

可是现在时代不同,救援的力量若是不能及时赶到,维持秩序都

会成为一大难题,现在短暂的平和是因为桑榆处理的果断,大家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等到粮食殆尽的时候,百姓断不会如此听话。

“是我想左了。”桑榆诚恳道歉。

谈明府摆摆手,“你到底年轻,没有见过人性之恶,怪不得你。”

“若是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崔叙突然开口。

“崔寺正此言何意?”谈明府不解。

“我记得每个县里都会有粮仓,就是为了防止这样的天灾人祸,若是能开仓放粮,保住百姓的口粮,也许能稳住他们。”崔叙坦然道:“这也是最好的法子。”

“不错。”谈明府又抹了一把汗水,“昨日晚间,某已经派人去查看粮仓了,幸运的是粮仓并未受损,某已经派人运粮出来了。”

常平仓,这个“丰年购入,荒年卖出”、用于平稳粮价、赈灾济贫的朝廷机构,广泛设立于各个州县,在天灾降临时,往往能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因为其隶属于朝廷,决不允许有加价的行为,在商人哄抬粮价的时候,它会成为百姓们最受欢迎的地方,一旦开仓,百姓们心里就会安定下来。

“不,我说的不是常平仓。”崔叙道:“我是说,开义仓。”

“义仓!”谈明府大惊,“开义仓乃是最后的法子,不到十万火急关头,不得开启!”

“现在不正是十万火急吗?”崔叙肃声道:“义仓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命,在这个时候

不用,还要等到何时?”

义仓,从名称上就知道其性质,如果说常平仓是用来稳定粮价的,义仓才是真正用来赈灾的,它区别于常平仓的是,里面的粮食不是买来的,而是百姓缴纳上供的,为的就是在大灾面前能有所依仗。

这就是所谓的“备荒年”。

“常平义仓斛斗,每年检勘,实水旱灾处,录事参军先勘人户多少,支给先贫下户,富户不在支给之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