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它的前门打开是在云和巷靠近马路的地方,而后门打开就是在千峰街与医院大街的交叉口了。
千峰街虽然也是一条老巷子,但它的繁华程度远超云和巷。
它门前的马路扩宽了,对面很大一块区域都被开发,变成了附近好几个单位的居民区。
就像是孔叔他们住的医院家属院就在千峰街的马路正对面。
这院子的价值现在不显,可要不了多久必然会变得寸土寸金。
时小艾越想越兴奋,心忍不住地砰砰直跳。
她知道自己这是捡了大漏,占了大便宜了。
要不是杨慧对这个院子有心理阴影,加上她想往外地发展,不准备留在云城,这么好的事儿还真不一定能落在自己身上!
这一刻她忽然有点想感谢一下时大喜他们兄妹俩。
这俩人简直是她最好的助攻。
如果没有他们在最后用各种方式督促,就自己这懒样儿,还真不会这么奋进呢!
也不见得会有这样的好运气。
时小艾发现自己朝前迈出的每一步,似乎背后都有这二人兢兢业业的协助。
-
时小艾在家里琢磨她的新房子的时候,她那两位好助攻正在家里算账。
时小梅紧皱眉头说:“哥,你明天一定要让你那几个伙计走。就那么一个小棚子,你招了四个人帮忙,哪儿用的了那么多人?
一人一天一块钱,咱忙死忙活一天总共的净收入才有多少啊,他们就拿走四块!”
时大喜不以为然地说:“咱可不能干这种过河拆桥的事儿!要没有我那几个兄弟助阵,咱的生意能这么好?二军他们嗓子都喊哑了,每天都可着劲儿地站在门口吆喝,给咱招揽了不少客人。”
时小梅毫不客气地说:“吆喝的事儿用的了五个人?有你一个人吆喝就行了,你明天必须让他们走。不然等大舅妈他们三个来了,那棚子里就要待八个人!
你自己算算咱能不能承担的起?咱这生意真没那么赚钱。天天我和嫂子都要累死了,嫂子胳膊都累肿了,然后赚的钱最后大部分都变成工资便宜给人家?”
孙月英和时小梅一向不对付,平时习惯和她反着来。
可这会儿听她说自己胳膊都累肿了,却觉得她总算是说了句人话。
这生意是兄妹俩合着做的。
时大喜夫妻俩拿出了七成的钱,时小梅拿了三成。
但分成比例却是五五分。
毕竟手艺是时小梅的,粮食加工厂的门路也是她通过副厂长王全喜的关系找到的。
因为时大喜现在是家里唯一一个没工作的人,在外面跑,做买卖的事儿自然都由他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