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风水师的胡文俊一愣,下意识否决道:
“这怎么可能呢?”
“你是仙家,还是以悬壶济世为主的白仙,你自身命格可以说是诸多仙家当中最好的!”
“空桑的命格,若是连你都不能近身,那……那最起码是皇运之命了!”
白大仙却道:
“空桑既然在明朝之时,可以作为天命之人,辅助朱棣成就靖难之役。”
“他的命格当中,带着皇运也不足为奇。”
“而且……刚才那一瞬间,我还在他体内感受到了龙脉。”
“那应该是东瀛的龙脉之气。”
“但不属于自己国家的龙脉,进入一个人类的身体,不应该在短时间内融合的如此完美。”
“能够几乎和自身命格结合的毫无破绽,只能说明其原本的命格尊贵,以至于连龙脉都压不住!”
……
与此同时,被头疼所困扰的空桑,耳边却传来一阵陌生的声音。
“真要放在此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怎会没办法,你可是阴阳家的首领。”
“如今大唐盛极而衰,我手中这本经书,乃是我前世所修,十分重要!而且诸多手段过于凶险,无论如何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但是……放在此地的话……我测算过,天长观的气数可没有那么久。”
“放心,我会布置好这一切的,冬暝。另外……甄选新的旁门左道之代表,就劳你出手了。”
“这件事情不会有问题的,待得我选好代表,建立祭坛,你便可以同时动工,建造天长观。届时,劫数降临,你我也算是提前布下一局!”
刹那,空桑回过神来,头疼之感逐渐消失。
“空桑?”赵悦呈将空桑小心搀扶起来。
空桑靠在山壁上,微微喘着粗气。
他回想着刚才的对话。
声音很熟悉。
空桑很清楚的就辨认了出来。
一个是作为唐玄宗年间太史监、阴阳家首领的自己。
另外一个,应该就是走阴十部的召集人——冬暝。
而且,通过这段对话,空桑也明白了一点。
走阴十部,严格来说并不是安史之乱以后才召集。
而是冬暝已经做了甄选后,只等安史之乱结束,让其浮上台面。
所以,走阴十部的祭坛,建造时间不在安史之乱,而在天宝年间。
如此一来,和天长观一左一右的建造,可以断定不是偶然!
甚至于,记忆之中的自己,已经预料到天长观不能长久存活,但却还是将那所谓的前世之修,于此地保存。
那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