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下这个身份的时候,刘邦是对自己扮演这个角色抱有很强的信心的,特别是糊弄小孩,他的拿手好戏了。
不是早年当混混、啊不,游侠的经验!
是泗水亭长这个职务,和现在当皇帝的经验。
害,当上了皇帝才知道,嬴政死得早是有原因的。
固然相信了那些方士,连丹药都敢往嘴里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也是!
甚至刘邦自认为自己已经算是甩手掌柜了,能让萧何、曹参处理的就不会是自己承担,但是依旧忙到几乎没什么时间去陪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喜欢弗陵都没多少陪他的时间了。
他都这样了,嬴政只会更艰苦吧,毕竟他的宰相还是李斯,能和胡亥那个不孝子,还有赵高那个宦官一起把秦朝折腾没的人。
刘邦一直觉得自己属于是被时势造出来的英雄,如果不是嬴政突然的死亡,大秦群龙无首,这个国家也轮不到他刘邦插手。
第一次看到“嬴政”,是在他驾车巡游的时候,那句“大丈夫当如是”在当时只是艳羡,毕竟他那个时候只是
大秦的普通黔首,而嬴政是这一国之君,地位悬殊之大,比人和狗都大。
但是现在他也成了皇帝,这便成了他立志要当皇帝的时刻。
虽然之后张良也说了,嬴政的每次出巡,都会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少个车架,并不一定是他看到的那个是真的。
或者说,他看到的那个是假的可能性还挺高,因为好像有刺客袭击的骚动,但是嬴政本人却没有事情。
嗯,刺客,张良也派了。
对于张良恨秦朝这一点,刘邦了解的可太多了,虽然都是因为秦朝被灭国。
但是刘邦原来的老家丰县也好,还是后来搬的沛县也罢,都不是主战场,他的家人也都还在。
刘邦是没有什么家国意识的,毕竟连父子观念都淡薄的人,要他有家国大爱,也太难为人了。再加上他们家人都还好好的活着,那就更没多大关系了。
只不过是上面的皇帝换了个人,这稀奇吗?这不稀奇。
西周稍稍安定些,东周可乱着呢,春秋战国乱悠悠可不是白说的,大秦能有侵吞六国的实力,更是没有一场战是白打的。
不仅大秦,六国也有摩擦,大家一有事是真会动手打,国与国就这么干上了,但是礼貌也是真礼貌。
谁能相信,打仗之前还得互相派使者。
别误会,不是刘彻养的那群不要命的哈士奇,春秋是懂“礼”的时代,也并非那些哈士奇理解的先礼后兵。
在春秋,两国之间交战是有规矩的,都打起仗了,彼此之前还会讲究点礼仪,着实让人有点难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