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己知道自己当和尚、加入教派,甚至是加入红巾军的目的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且本人是根本没有学过任何武功,连武将的底子都没有。
比较直观的说,他和他的兄弟们都没有自小锻炼,不如那些武将世家来的身体结实,也没看过几本兵书,甚至啊,有些人连大字都不识几个,但是就是这么神乎其技地,一个个都是好将军。
朱元璋自认为,比起神话他自己,还不如神话他那些个老兄弟,一个个都不像是正常的农民!
谁家农民打仗基本上都能赢啊,还有一些出乎寻常的带兵策略,简直了!
不像普通人!
“爹,你少看点小说,脑子里有点正常的东西,我不是扶苏,你的兄弟们也不是什么大将军投胎转世。”朱标无语,他是和自家老爹一起看收缴上来的书的,但是他看过就忘记,老爹倒好,不仅给自己的老兄弟们分享,还觉得人家写得很对。
几个武将已经在撺掇着去秦始皇陵的位置看看,到时候顺便祭拜一下了。
这是什么司马昭之心,朱标不忍直视。
朱元璋不听,他加紧看完手上这本书,还老神在在地催朱标。
“标儿,你今天也别处理公文了,可以跟我一起看嘛,这本挺有意思,说
我是秦始皇,但是没说你是扶苏。”
朱标一听,那还得了,“谁是扶苏?”
放下手里的奏折就起身,来到朱元璋提前给他准备的泡脚桶那里,和老爹并排坐下,这才被允许看那本书。
“爹,你刚说我不是扶苏,是哪里的情节,我从那里开始看!”
朱标对兵营里面那些人会约什么样的书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于是想从自家老爹这里要个“加速器”,省略掉看前面的中二老爹发家史的过程。
但是没想到,他想省略,老爹不让。
“就这么点薄的书,还没有你每天处理的奏折厚呢,我们慢慢看完,不差这一会儿。”
朱元璋小心宽慰自己儿子,并且示意人上来把奏折都搬到隔壁去。
至于隔壁?
那是朱棣和他另外两个倒霉哥哥的地方。
有人岁月静好,就有人在负重前行,这大概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即使朱棣并不想负重,但是依旧在努力背负着不该属于这个年龄的自己承受的重量。
朱元璋会定期搜刮兵营里面的新书,当然,看完之后还会批注然后还回去。
他是个实诚人,从不在情节上批注,都是批注一些无关痛痒的说话方式上。